一旦人们认为这个宏大愿景与自己息息相关,并且会给自己带来正面利益,企业就成功了大半,社会认知力也将随之提升。
4.1.2个人充分发展、能产生知识进步和技术创新、不作恶,是美好组织的三个标准。
如果一份工作无法保证员工的幸福未来,使命感就是空话。
如果企业只是关心有没有拿到结果,对个人是否得到充分发展漠不关心,企业迟早会沦为利益团伙并不断上演宫斗剧,不管其对内和对外宣传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多么合理与高尚。
尤其是创业团队,除了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愿景,还要让所有成员很清晰这个愿景跟自己的关系,让他们畅想自己的未来价值,这样团队力量才有可能激发出来。
传达愿景的终极使命就是让员工相信这个可以实现,而且每个人都在这里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增强员工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传达期望和愿景的过程中多反馈实际达成的结果,让员工能切身感到为目标努力的意义。因为有了愿景,很多人甚至忘记眼前的苟且。
“如果你想造艘船,不要老催人去采木,忙着分配工作和发号施令。而是要激起他们对浩瀚无垠的大海的向往。”
马斯克SpaceX被评为最受欢迎的公司,绝不是因为薪水高,其薪水与谷歌、微软相比,并没有优势,然而其太空愿景,却让很多精英心向往之。当我们有了巨大愿景的趋势,会有很多人前来相助。
4.1.3企业愿景不只是管理者的个人意志,最好是清晰具体、可视化、参与感强烈的共同目标,这样,才会撬动很多杠杆资产——追随者、认同者等高价值资源——企业的发展,不能只想着企业自身的利益,还要想着社会的利益,不然,企业可能走不长远。
通过愿景(有社会公允价值的)可以调动起社会的资源,产生杠杆效应。“杠杆资产”是发掘一切可利用资源,组织整合,可以切实解决用户痛点的行为链接。用户痛点可以是迫在眉睫的需求(具体化),也可以是强大愿景推动下的共鸣(精神化)。
不仅要解决社会痛点,也要让痛点者/用户参与其中——用户会觉得企业的发展无形有了一份自己的力量与价值感,也会有一份莫名的自豪感。
正如民宿网站通过房主提供服务赚取费用,扩大收益规模;房主通过民宿网站获得客户赚钱,客户通过民宿网站入住到自己想要住的房间,三赢,这种就是正确的商业模式。
没有一个东西是自己的资产,却让所有的资产都为自己挣钱——企业成为了游戏规则的制定者。
一个企业的发展也好,一个人的发展也好,一定要学会整合资源,以互利共赢的理念实现双赢的局面。
只有这样,越来越多的企业才会想跟你合作,越来越多的人才会想要帮助你。

三、价值观则是企业人衡量事物的标准,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和内动力,指对组织中是非、好坏、善恶的重要性评价。
1.你认为理所当然的价值观,别人可不一定这么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尺度,有人“万物静观皆自得”,有人“日日花前常病酒”,有人“病树前头万木春”……
管理者要做的就是耐心地整合大家的价值观,让大家朝着一致的方向前进。
使命不可更改,愿景和价值观可适时更改。企业应每年应征集价值观案例,写入企业文化手册,进行宣导与文化的传承。
2.事业的成败在于所信奉的价值观。
价值观的重要性在于它们令我们所有的人员清晰地认识到:哪些行为是被期待的。
如果你是这家公司的领导者,却没有在这套价值观的指导下行动,你便很有可能被视为伪君子而遭受一定程度的批判。这句话的言下之意是:你将遭到来自各方的打压。
我们缺乏最重要的认同感,我们有的是不同的营销手段,我们缺乏一套标准的共同价值观,一套可以融入我们的语言体系、管理流程和员工雇用方式的价值观。它和决定战略的变量一样清晰有力。它是关于我们想成为谁、如何做以及成为怎样的公司的问题。
每个人内心都有一种叫做“价值感”的东西存在,如果你能让TA感到做这件事极度有意义,能够改变世界,推动人类进步,那么对于他来说,工作将不是工作,而是使命。念力高度,决定了很多事情和行为。
四、公司目标与愿景的关键在于有效地执行:领导者如何有效地将这些目标与愿景背后的可传授的观点传递至整个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