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于如何使这些价值观、目标以及愿景成为企业基因的一部分。
挂在墙上的标语口号和愿景宣言毫无意义,有用的是信仰体系,是文化。无论是口号还是宣言,都必须能阐释出组织存在的真正意义与组织成员的日常状态。
其中,最为核心的内容是你们决心打造成什么样的企业。这是刻在骨子里的内容,你必须把这样的核心内容浓缩到几句话中。
我们必须把公司对于安全、质量以及效率、增长的理念不断去重复,并且利用各种机会去下沉,去塑造成企业基因,促进组织的发展。
我们应该去挖掘那些在事业初期或艰难时期所形成的使命感和紧迫感。随着事业的不断壮大,你必须要找到实实在在的方法去保证这些东西的活力。
最简单的一个方法就是持续谈论它们:
1.将它们嵌入你的指导原则,将它们用在效率评估报告书和员工的颁奖致辞中。
2.在每日计划表上添加“历史上的今天”。
3.当我们接纳新员工的时候,将企业的荣誉、重大事件“读”给他们听。
3.1入职培训要介绍我们的使命,进行详细的解释与举例说明。
3.2入职培训要介绍我们的愿景,解释其中的每一句、每一段。邀请每个新员工成为这一愿景的一分子,为他们解释对于个人来说这个愿景有何意义。
4.告知员工公司的艰难/至暗时刻。
5.参观公司的“历史博物馆”。
5.1特别困难的克服。
5.2取得了新的突破。
5.3获得阶段性的成果与胜仗记录下来,作为组织的激励案例,增强员工的认同感、工作的价值感;让员工知道以前走过的弯路,更容易让大家站在统一战线上。
6.尽可能在每一场会议上提出公司可传授的观点——反复阐述那些能带来盈利性增长的巨大可能性。
包括每次董事会议的第一项议程,便是大声朗读集团的愿景。这可以为接下来的讨论奠定基调。组织举行董事会议乃至其他每一次会议的原因,都是关注组织的愿景,实现组织的使命。
7.将员工涉及到的事情结果反馈给员工,会大幅提高员工成就感,正面反馈即使习以为常也要展示,这是对员工潜移默化地认可和鼓励。
即使结果不是很满意,会引起员工的挫败感,反而也更容易激发员工的责任感。给员工看到客户实实在在的反馈,同时更能激发员工对于组织愿景的理解。
这些做法帮助我们达到组织的“阐明”:
1.我们是谁?
2.我们为什么而“战斗”?
3.为什么我们还要为之奋斗?
就连邮件收发室的员工都要知道公司的计划是什么,以及自身在该计划中扮演什么角色。
要让竞争对手也不禁感慨:“我不知道你们做了什么,但是你们所做的都是我们无法做到的。”
如果一家公司能认真起草自己的愿景宣言,那这条宣言就能成为这家公司的北极星,为公司指引前进的方向。
总之,我们要与企业达成共识——不是为企业而奋斗,而是为自己而奋斗,奋斗的终点与企业要去的地方正好相同。
将挑战和未来具象化描述,把“如果你做A,你就会得到奖励B”改成“让我们一起来实现X,这样会在某些事情上多一个筹码和备选项。”
让工作有意义,这才是公司和管理者最应该做好的激励因素,其次才是钱财与地位声誉等,现在大多数公司都舍本逐末了。
向人才赋能(激发创造性和兴趣),比激励(事后的利息共享)更能提高组织的活力和发展潜力。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参阅:管理的本质是什么?
一、使命、愿景和价值观的概念
1、使命是企业存在的理由,是企业承担并努力实现的责任,回答企业为什么而存在,即企业要实现什么的问题。使命确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并定义了企业的性质。它告诉企业的每个成员,他们在一起工作是为了什么,他们准备为这个世界做出怎样的贡献。
2、愿景是企业对未来的设想和展望,是企业在整体发展方向上要达到的一个理想状态,即愿望中的景象,回答企业将成为什么的问题。
它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发展目标和未来图景,告诉企业的每个成员企业将要走向哪里。
3、价值观,是企业及其员工共同认可和崇尚的价值评判标准,也称观念或者理念,是企业及其员工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产生并共同遵守的思维模式和职业道德,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回答企业为实现使命和愿景如何采取行动的问题。它为企业及其成员在工作的各个方面提供了行动准则,也为企业处理各种矛盾提供了判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