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岛战争中,火神轰炸机奔袭一万公里完成一次轰炸,到底值不值得?
总得来说,这次行动是成功且有意义的,对于火神轰炸机来说,退役前以完成一场战斗,在没什么更好的结局。对于英国来说,达成了继续占有马岛的战略目标,也是成功的,所以飞多少公里,扔多少炸弹,对于一片领土。一场国与国之间的较量来说,重要么?
在马岛战争中英军使用火神轰炸机跨越了半个地球轰炸了马岛斯坦利港的机场,这次行动也被称为黑鹿行动。不过,对于此次轰炸行动,外界却褒贬不一,部分观点认为这次轰炸行动显示了英国老牌强国的实力,也有部分观点认为此次轰炸行动华而不实,完全是浪费资源。如果单从作战的角度看,此次轰炸行动的作用并不大,仅仅是炸毁了斯坦利港机场的几段跑道和几个雷达站。单从政治角度和威慑的角度看,英军的此次行动确实向外界展示了英军的战争决心,也对阿根廷军方产生了极大的威慑。因而,此次轰炸行动还是达成了既定的目标,是一次值得肯定的军事行动。

执行此次轰炸任务的是英国的火神轰炸机,该轰炸机是英国在二战结束后研制的“3V”轰炸机(勇士轰炸机、胜利者轰炸机和火神轰炸机)之一,也是英国装备的最后一款战略轰炸机。其于1947年开始研制,1952年8月完成原型机首飞。1956年服役,1991年退役。该机在设计之初主要是出于冷战的需要,令英军具备执行高空远程战略核打击的能力。火神轰炸机采用了无尾三角翼气动布局,其也是世界上最早采用三角翼设计的轰炸机。该机采用了大面积的三角形中单翼,前缘后掠角50度,后随展向在不同位置的后掠角上呈一定程度的变化。其后期型在翼根内部装备有4台推力10000千克的“奥林巴斯”301型喷气发动机,进气口位于翼根前缘。机身断面为圆形,飞机头部有一大的雷达罩,上方是突出的座舱顶盖。机身腹部有一长8.5米的炸弹舱,可挂21颗454千克的炸弹或一枚“蓝剑”空对地导弹,以及核武器。火神轰炸机的最大载弹量为9.45吨,最大飞行速度0.96马赫,作战半径3700公里。

从性能上看,在冷战初期的1950年代,火神轰炸机的性能还是非常出色的。不过,到了1982年英国手上的火神轰炸机性能已经远远落后于美苏,而且该机的寿命也接近尾声,英国政府甚至还计划要在当年6月退役火神轰炸机。而当年马岛战争的爆发也让火神轰炸机得以重新披挂上阵,执行作战任务。不过,英军执行黑鹿行动的过程却并不轻松。由于马岛距离英国本土非常遥远,英军只得将火神轰炸机先部署到阿森松岛的基地,再从阿森松岛出发前往马岛战区。而即便如此,阿森松岛距离马岛的斯坦利港机场直线距离依然达到了7500公里。如果按照战斗状态,火神轰炸机的往返航程可以达到1.5万公里以上,远超火神轰炸机的航程。为此英军制定了比较复杂的作战计划。按照计划,英军将派遣2架火神轰炸机执行攻击任务,而有包括2架备用机在内的11架胜利者加油机为其提供空中加油。1982年4月9日,2架火神轰炸机从英国本土前往阿森松岛,4月30日黑鹿行动开始。2架火神轰炸机和11架胜利者加油机陆续从阿森松岛起飞直扑马岛。在途中一架火神轰炸机出现故障,最后只有一架火神轰炸机在斯坦利港机场投下了21枚450公斤的炸弹。随后英军又如法炮制组织了5次火神轰炸机的轰炸行动。

从战果来看,火神轰炸机的轰炸作用并不大,而耗费却不低,这也使得火神的轰炸行动饱受诟病。首次轰炸中,只有一架火神轰炸机在斯坦利港机场投下了21枚炸弹,而采用凌空轰炸的传统轰炸方式,仅仅破坏了机场的部分跑道和雷达设施。但英军却出动了11架加油机为其加油,往返航程超过了1.5万公里。而同样的战果英军完全可以不必出动火神轰炸机也可以达到。因而,此次行动确实有些鸡肋。不过,此次行动的政治意义却非常重要。首先,其展示了英军的作战决心,提升了英国的信心。其次,阿根廷方面也开始担心英军会出动轰炸机轰炸阿根廷本土,导致阿根廷方面军心和士气受挫。此外,此次轰炸还提振了英军的前线士气,这令马岛战争的胜利天平越发向英国方面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