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祭拜信陵君,真的是于公于私都有必要,刘邦确实是一个大政治家呀!
祭拜信陵君这个事情,咱们就可以看出他的政治智慧,他是想让信陵君来取代楚霸王在老百姓心目中的英雄地位!这样也有利于大汉江山的稳定,也是争取人心的一个关键举动。
一起走近历史与现实!欢迎热心评论和关注!@龚柳辉
魏公子无忌,是汉高祖刘邦一生最崇敬的人。 刘邦称帝后,每次路经大梁,必然做的事情就是去祭祀公子。公元前195年,刘邦击败叛将黥布,受伤从前线前线归来,自知命不久矣的刘邦,为公子安置了五户人家,专门看守他的陵墓,让他们世世代代祭祀公子。
太史公司马迁写《史记》,那么多帝王将相,传奇人物。司马迁一生只敬重魏公子无忌。《史记.魏公子列传》中两千五百多个字中直称“公子”就有一百四十七处,太史公仰慕之意溢于言表。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他的著名诗篇《博平郑太守自庐山千里相寻入江夏北市门见,立马赠别》中写道:“
大梁贵公子,气盖苍梧云。
若无三千客,谁道信陵君。
救赵复存魏,英威天下闻。
邯郸能屈节,访博从毛薛。
大梁贵公子无忌,气魄可以盖的过苍梧山上的层云。门下食客三千,可以从强秦手中救下赵国,也可以在魏国危难的时候挺身而出,率领六国联军,打得秦国不敢出函谷关。名镇天下。
也就是说,魏公子无忌,身为大梁国君的弟弟,求贤若渴。可以为一介城门看守侯嬴,置高朋满座的贵宾不顾,在大梁夷门恭恭敬敬等候。也可以为了一个赌棍和一个酒店的伙计,而弃自己尊贵的身份不顾,跟他们在市井之间把酒言欢。
当平原君出言讽刺的时候,魏无忌可以因此和平原君断交,这样的人是何等的旷达和令人神往。
他仅靠着个人的魅力就可以团结六国,不靠任何说词,仅仅是个人声誉就可以号召六国军队。让这样骄兵悍将团结在他的战旗之下。
他用兵入神,在秦国势头最强盛的时候,两次击败秦国的名将。打得大将王龁告老还乡,从此远离战场。打得大将蒙骜落荒而逃,紧闭函谷关,不敢出城一步。
这就是备受汉刘邦尊敬的魏公子无忌,这就是太史公称“公子“而不直呼其名的魏公子无忌。战国有四大公子,但就魏公子无忌能让刘邦拜祭,能让太史公称“公子”而不名。
魏公子无忌究竟有什么样的人格魅力,让心高气傲的刘邦主动拜祭,让太史公司马迁那么尊敬?我们还得从头说起。
1)翩翩浊世佳公子,为请侯嬴立市中,人才的真正伯乐!
信陵君魏无忌,是魏国魏安釐王的弟弟,魏昭王的儿子。史书没有记载什么时候出生,但我们还是可以大致推算出来出生年月。
魏安釐王是公元前277年继承的王位。在公元前276年封其弟魏无忌为信陵(今河南宁陵)君。《史记.信陵君列传》里强调信陵君是魏昭王的最小的儿子,而魏昭王在公元前277年去世。
齐国的田单大致是公元前283年复国,齐襄王即位。范雎就是在这一年因为大义凛然的回答了齐襄王的问题,赢得了齐襄王的好感,获得了赏赐。然后被魏国宰相魏齐差点弄死。
公元前276年范雎在秦国有了根基,开始要发兵魏国报仇。当时魏安釐王召集群臣应对秦国的这次征伐。信陵君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主张武力抗秦。宰相魏齐主张议和。所以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无忌公子的年龄可以参加朝政大事。因此至少在15岁左右。因此综合起来公子无忌出生于公元前290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