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千年不灭的油灯,史书上说是靠鲛人油?是真的吗?
根据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用鲸鱼脑油制成的蜡烛,其能量每小时可以燃烧7.78克,每立方米的鲸鱼脑油可以持续燃烧5000天。若是从长明灯的持久燃烧效果来看,鲸鱼膏确实非常符合“人鱼膏”的要求。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秦始皇陵中的“人鱼”其实是鮷鱼。所谓鮷鱼,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大鲵、娃娃鱼。明代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中有记载:“鮷鱼,其膏燃之不消耗,秦始皇骊山冢中所用鱼膏是也。”如果要达到燃灯千年不灭的效果,以娃娃鱼做成的油膏好像达不到这样的要求。
明代,广东雷州已将鲸鱼油脂列为朝廷的贡品。1956年,考古学家在明万历皇帝的定陵中发现了一个装满鲸鱼油的青花瓷缸,青花瓷缸中间竖起的灯芯早已熄灭,这应该是定陵的长明灯。所以,秦始皇陵中的“人鱼膏”是鲸鱼油脂的说法更靠谱些。
石油还没有被人类广泛应用之前,欧洲人就曾大量捕杀鲸鱼,用来熬制油脂以点灯照明。直到石油大规模使用,产生了新的照明原料,人们才放鲸鱼一条生路。
万年不熄的长明灯并不存在,当陵墓中的氧气被耗尽时,长明灯自然会熄灭。文献中关于长明灯的记述,无非是古人对死后世界的一种美好遐想罢了。
是真的,后来逮不着这种动物了,当然就没有这门手艺了。其实原理很简单:鲛人油是可以保持低温燃烧的油脂,阴燃的状态下,需要氧气量极低,油脂消耗极低,如果哪一天开挖秦始皇陵,绝对会再次燃烧起来的。
目前没有人真正见过鲛人,古书记载有,虽然认定是一种特殊动物的材料,但都在我们认知范围之外,没有可以匹配的动物。也许真的曾经存在过这种生物,或者现在他们躲在人类看不到的地方独自安静的生活着。
这种说法经不起推敲,鲛人是一种海洋生物,传说用鲛人油做灯油,可以千年不灭,可是古时候的人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难道是有一个人从一出生,就点燃了一盏鲛人油的灯,然后这个人活了1000岁,才得出这个结论?这种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
可是长明灯的确是有,不仅中国有,国外也发现千年不灭的长明灯。据报道外国在一个教堂的地下室中,发现了一站长明灯,当他们想要研究长明灯的原理的时候,一个冒失鬼,失手打翻了长明灯,这事也就不了了之。
如果用科学来解释长明灯原理,就会剥开长明灯神秘的面纱,也可以从中领略古人的智慧。长明灯的燃料最多不会超出1000克,就凭这么一点燃料,就能够燃烧千年,显然是不科学的,于是,古人为了制作一盏长明灯,那真是绞尽了脑汁,墓主人下葬以后,他们采用在古墓里点火的办法,来消耗掉古墓里的氧气,这样古墓就变成真空状态,然后在古墓的各个角落挂上几盏普通的灯,为什么说是普通的灯?其实就是我们平常用的油灯,但是材质可能是金银等名贵金属制作,灯的燃料确实是从海洋生物的体内提炼出来的,但绝不是鲛人,而是鲸鱼的油脂,因为鲸鱼的油脂不易挥发,提炼出来的油脂容易点燃,然后油脂上面放上白磷,白磷不遇到氧气,就不会燃烧,当有人打开墓室,空气中的氧气和白磷一经接触,就会自燃,白磷的自燃就点燃了鲸鱼的油脂。
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感到惊讶,这座古墓,历经千年,可是已然灯火通明,殊不知,我们被古人给骗了,所谓的长明灯在古墓里根本就是聋子的耳朵,摆设,等他的主要作用就是告诉后来人,你们看看此灯千年不灭的,而墓的主人有何曾死过?他不过是在世间活的累了,在此小憩片刻,希望你们不要骚扰主人的休息,这就是古人的聪明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