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嘉庆的能力比哥哥差上百倍,为何乾隆还是选嘉庆为接班人?
而雍正皇帝,是曾经深受“九子夺嫡”之苦的人,因此,在他登基后,为了朝局稳定,创造性地发明了秘密立储君这种方式,目的就是不让自己的儿子们重蹈当年“兄弟相残”覆辙。
而雍正最终选择的是排行老四的弘历为接班人,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到了这个时候,立嫡长子为太子的这个概念,基本上已经是被无视了。
但在乾隆登基后,立的第一个太子,却依然是嫡长子。
这里面有两个原因,其一,是乾隆事事喜欢效仿祖父康熙,因此对康熙曾经没能让嫡长子成为最终的接班人这个遗憾,乾隆就想在他这里得以完满,二来,则是乾隆的这个嫡长子永琏,可以说是寄托了乾隆恶毒绝大多数感情。
首先,永琏的生母是乾隆最爱的皇后富察氏,两人感情之深厚,在史书上有不少相关记载,他二人在结婚之后,就几乎整日腻在一起,即使在乾隆登基后,对富察氏依旧是一往情深。
在这种感情基础下,二人的爱情结晶永琏来到了世上,当时乾隆尚未登基,还只是一个亲王,而为了凸显对这个孩子的重视,作为祖父的雍正帝,亲自为其取名永琏,而其中的这个“琏”字,则为承宗器之意。
说白了,当时雍正皇帝和乾隆,都已经从内心中,将永琏定为了日后的储君人选,而且在乾隆元年,也就是乾隆皇帝刚登基的那一年,就写下密诏,将永琏定为皇太子。
但这板上钉钉的事情,却在不久后发生了变故,在永琏长到两岁的时候,仅仅因为感染了一个风寒,居然夭折了。
这下,让乾隆和富察氏极为悲伤,虽说永琏的丧事操办得极其隆重,他也成为清朝第一个拥有自己陵园的皇太子,但这又如何呢?毕竟人都没了,这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因此,在料理完丧事不久,乾隆帝就开始着手物色新的储君人选。

乾隆皇帝物色的第二个接班人,是他的第七个儿子永琮。
永琮和永琏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生母均为皇后富察氏,与立永琏一样,乾隆帝是本着“爱屋及乌”的原则,也准备将永琮立为皇太子。
不过,没等乾隆皇帝把诏书写好,这个永琮就在出生的次年,出水痘而死。
接二连三的打击,不仅让乾隆皇帝十分悲伤,更让富察氏伤心欲绝,在永琮早夭没多久,富察氏就撒手人寰,因病去世。
至此,在富察氏死后,乾隆皇帝想要立嫡子为储君的这个想法算是彻底破灭了,因此,他也就只能将目光转向了其他皇子,而正是这一转,才让嘉庆有了机会。
不过,当时的嘉庆,还远没有入父亲乾隆的法眼。
若是按照年龄来算,当时活着的皇子中,以皇长子永璜的年龄最大,眼下嫡子都死光了,因此他的机会就来了,可以说当时的永璜是赢面较大的一个人,他有很大的把握能成为新太子。
但最终,永璜还是与机会擦肩而过,被乾隆排除在外,起因是因为当时富察氏刚病亡,乾隆帝满心悲切地为其准备丧礼,结果在丧礼期间,乾隆看到长子永璜和三子永璋表情不够伤悲,因此,一怒之下,对自己的两个儿子大打出手,并当场宣布他们没有继位的资格。
且不论乾隆是否过于敏感,但事情的最终结果,就是这二人再也不可能被立为皇储。

截止当时,乾隆的的几个儿子,已经有四位或因夭折,或因犯错,失去了继位资格,而老四永珹又被过继出去,因此,排在乾隆心中首位的就是皇五子永琪。
永琪便是“五阿哥”,他与电视剧中所演绎的一样,生性聪慧,并且博学多才,也因此逐渐引起了乾隆的重视,而在乾隆二十八年发生的一件事,则让乾隆坚定的将永琪定为储君的人选。
乾隆二十八年五月,圆明园突然失火,此时乾隆皇帝正在圆明园中歇息,在得知父亲被大火包围后,永琪以身犯险,只身闯入圆明园中,拼了命将乾隆背了出来。
因为这件事,让乾隆对这个冒死就他的儿子刮目相看,在不久后,他便晋封永琪为荣亲王,这可是在乾隆一朝,第一个在活着的时候被封为亲王的,乾隆的这个晋封,说白了,就是想将永琪立为储君的意思。
结果,在永琪当上亲王仅仅一年后,便因突发急病去世,年仅二十六岁。
此时,已经是乾隆三十一年,而截止这一年,除了因为犯错而失去继承资格的皇子外,还有多个皇子或在幼年,或在青年因病去世,活着并有继承资格的皇子,仅仅只有有五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