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意见
包装有几个基本功能,如容纳产品,保护产品,标记信息和促进销售。片面宣传可能导致过度包装。不同商品的包装规格不同,但一般来说,商品售价的10%用于包装,包装的基本功能才能实现;但也有商家打算用精致的包装来增加商品的附加值,增加“含金量”,或者通过包装来区分产品。制造差异远远超出了包装的基本功能,甚至有造假嫌疑的可能。
——中国包装联合会副会长韩学山
商品生产企业应当积极研发有利于资源节约和便于回收利用的新型包装材料,积极推广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新技术、新设计、新工艺。加快快递包装绿色转型,构建快递包装可回收体系,推广可回收包装产品,鼓励电商平台选择部分商品类型,设立可回收包装商品专区,实施可回收快递包装统一编码和规格标准化,建立健全上下游衔接、平台间互认的运输管理体系,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此外,探索建立社区智能化全场景回收模式,建立快递物资回收长效机制,提高可回收资源回收效率,营造全民垃圾分类氛围,将遏制过度包装与分类回收相结合,实现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双重功能。
——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教授吴烈山
过度包装不仅会产生大量的浪费,还会过度膨胀一些价值不高的产品,造成不良的市场导向。《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化妆品》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修订是一个契机,可以刺激更多的企业停止过度包装,而是用更巧妙的思路,在适当的包装中承载更多具有文化和欣赏功能的产品。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蒲正宁
目前只有少量的瓦楞纸板、易拉罐、玻璃瓶可以回收,大量的包装垃圾需要填埋焚烧。以包装塑料袋为例。它们大多由高压聚乙烯制成,焚烧时产生的有毒气体会造成空气污染,影响人体健康。产品设计和体验的区别在于美学设计,而不在于包装的复杂程度。商家在选择包装材料时,要践行绿色环保的理念,尽量使用可回收、可降解的材料;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产品包装,用最少的包装材料实现对产品的有效机械支撑,减少包装材料的使用量;研发新型包装材料,利用新技术进一步降低物流包装成本,形成简约化新趋势。
——北京商业经济学院常务副院长赖阳
作者:赵 昊 选稿:李婉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