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1日是
中国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今年的主题是
“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
你知道上海有哪些体育遗产吗?
今天,有了血球。
快来探索你身边运动的魅力吧!
吴京武术
上海虹口是吴京体育的发源地。在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吴京体育》编撰了《吴京十大作风》,倡导“爱国、修身、齐家、助人为乐”的精神。近年来,上海市吴京体育总会将吴京练习题送到了上海的中小学。疫情期间推出了专门的教学视频,供大家在家练习,用武术养生。中国武术在继承和创新中展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刷史丹十所
运石锁是中国古代民间举重器械,是中华灿烂文明的瑰宝之一。上海的石硕和史丹运动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嘉定的一群年轻人打了石硕,然后成立了史丹石硕队,延续至今。几十甚至几百斤重的石头,在他们手里轻如鸿毛。对他们来说,各种高难度动作就在眼前。目前,全市已有10余支由爱好者自发组织成立的民间石锁、石肩、杠铃训练队。清晨在申城公园,你将有机会看到身怀绝技的勇士们表演这项“石上”运动。
摇动剪刀
摇帆船是上海水乡特有的民俗运动。村民们用五颜六色的棚子装饰大船,伴着锣鼓、丝竹,争相表演。快船在朱家角一带常年自发表演,深受村民喜爱,经久不衰。三百多年来,快船已经成为水乡朱家角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演变记录了朱家角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的发展历程。
十八般武艺
十八般功法是一种医疗与体育相结合的医疗运动。它诞生于上海。功法延续了传统导术对“动气”的重视,讲究“内功”,注重动作的准确性,但易学,选择性强。自2012年练功十八法进入上海市民运动会、上海业余联赛等历届官方赛事以来,全市已有超过10万人参与了该项运动。如今,有志于实践十八法的社区街道、企业白领的参与度逐年增加,在小隔间里做十八法已是家常便饭。
绵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