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地铁3号线建设最新进展(持续更新)
董家堰站~中曹司站区间右线隧道长2427米,沿花溪大道走行,隧道顶埋深4.8~11.5米,隧道主要穿越中风化白云岩和泥质白云岩等地层,区间共计下穿43处破碎带,下穿风险源19处。为确保花溪大道正常通车,“黔进7号”采用“站外吊入+站内平移”非常规性方案始发。为尽早“还路于民”,盾构施工场地设置在花溪大道同大职路夹缝间,施工场地极其狭窄。
2021.11.20 | 轨道交通3号线新添寨主变电所开工建设
2021年11月20日,由中国中铁十局承建的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新添寨主变电所正式开工建设。
轨道交通3号线共设3座主变电所,分别为花溪南主变电所、中曹司主变电所、新添寨主变电所。新添寨主变电所位于3号线茶店站~顺海站区间新添大道北侧,电压等级为110千伏,用地范围长约96米,宽约86米。新添寨主变电所作主要工程有土石方开挖、边坡防护、主变预制舱、GIS预制舱、二次设备预制舱、连接变压器预制舱、中性点接地电阻柜、传警室、事故油池等,新添寨主变电所承担着车辆段及试车线供电任务,是影响全线“电通”和开通运营的关键点之一。
2021.11.10 | 轨道交通3号线明珠大道站~农学院站区间左线贯通
2021年11月10日,贵阳轨道交通3号线明珠大道站~农学院站盾构区间左线顺利贯通,提前20天完成工期节点目标。
由中铁北京局承建的农学院站~花溪公园站盾构区间,是盾构区间前期探测溶洞最多的区间,克服了隧道曲线始发姿态难控制、盾构机设备老旧、地层硬等重重困难,并积累了喀斯特地层下掘进的施工经验。该区间近距离穿越沉降指标严格的一级水源保护地——花溪河、正穿成片老旧居民小区、地下商城等,得到了业主及地方市政站等单位的高度认可,为喀斯特地区盾构下穿河流积累了宝贵经验。
由中铁北京局承建的一站三区间,即明珠大道站~农学院站~花溪公园站~贵州大学站。该标段盾构全长7.1千米,目前已实现明珠大道站~农学院站~花溪公园站两个盾构区间双线贯通。明珠大道站~农学院站盾构区间左线顺利贯通,标志着项目盾构施工已进入后期冲刺阶段。
2021.11.8 | 轨道交通3号线大营坡站~茶店站区间右线隧道贯通
2021年11月8日,由中铁三局承建的贵阳轨道交通3号线土建12标大营坡站~茶店站区间右线隧道顺利贯通。
大营坡站~茶店站区间由茶店站始发,侧穿贵阳市盛世中学,下穿人行天桥、侧穿房屋群、侧穿万科楼、下穿茶店大沟、侧穿2~3层居民楼,最后进入大营坡站。该区间右线长度1084米,线路最小半径为320米,区间盾构穿越钻孔遇溶率7.2%的喀斯特地貌地区及瓦斯地层。值得一提的是,接收端左线与右线之间岩柱仅2.3米,项目部在盾构接收前,对左线正在施工的存车线矿山法隧道进行了充分的加固,同时安排人员24小时监测,最终监测数据一切正常,顺利实现盾构贯通。
2021.11.2 | 轨道交通3号线中曹司站附属工程、控制中心基坑围护分部工程通过验收
2021年11月2日,轨道交通3号线中曹司站附属工程、控制中心基坑围护分部工程顺利通过验收。验收组由项目建设、设计、勘察、监理等参建单位组成。
验收会上,验收组听取了项目负责人关于工程概况、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工程资料完成情况等方面的汇报,对工程实体、技术资料、验收记录、材料合格证、试块的强度检测合格报告等资料进行了核查,并深入施工现场,对工程质量进行了实地检查和实测实量。经综合评审,验收组一致认为中曹司站附属工程、控制中心基坑围护分部工程质量优良,各项检测指标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施工资料完备,同意通过验收。
2021年10月29日 | 轨道交通3号线浣纱路站主体结构顶板首件工程通过验收10月29日,轨道交通3号线土建9标浣纱路站主体结构顶板首件工程顺利通过验收。验收组由轨道交通3号线项目公司、勘察、设计、监理、施工等参建单位组成。
浣纱路站位于延安西路与枣山路十字交叉路口处,车站长152.2米,标准段宽23.5米,基坑最大开挖深度32.6米,为地下三层三跨岛式车站。浣纱路站主体结构顶板首件工程顺利通过验收,为浣~黔区间隧道施工奠定了基础,为兑现浣~黔区间“洞通”节点工期目标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