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甚至用一把刀向梁山伯和祝英台致敬,三下五除二就片出一只蝴蝶。

郁江的野生鲩鱼、花鱼、鲮鱼、青竹鱼,都是制作鱼生的上好食材,当地人一般不用池塘里的鱼制作鱼生。
为了让片下的鱼肉薄如蝉翼、晶莹剔透,绝对不能缺少最关键的放血工序。
“一条活蹦乱跳的河鱼,先用刀背把鱼拍晕,除腮斩尾去鳞。然后,将鱼头朝上、尾向下,挂在铁钩上3至5分钟,这时候鱼是晕,还没死,要放尽鱼血。”

鱼血放尽,才开始取鱼肉和剥鱼皮。把鱼放在干燥的案板上,从鱼脊处下刀,把两侧的鱼肉割下来,剔鱼肉时绝对不可以破膛开肚,因为破肚鱼内脏会污染鱼肉。
剥鱼皮也很讲究,一般从鱼尾处轻轻切开口子,然后抓住鱼皮用力一拉,整块鱼皮就剥下来了。鱼肉去皮后,用干净的纱纸包裹鱼肉数分钟,吸干鱼肉里渗出的水分和残血。

这样鱼肉就会变得透亮,切下之后透过鱼片可以看到报纸上的字才算合格。
去鳞、脱皮、起骨,游刃有余,一气呵成,整个过程不过3分钟。

俗话说红花也要绿叶扶,上好的横县鱼生离不开精致的配料。
细料有薄荷、鱼生草、假蒌、柠檬叶、辣了根、紫苏,粗料有酸柠檬、山黄皮、酸辣椒、酸荞头、酸姜等,光是听名字,就知道口味有多生猛独特。
这是横县人对淡水鱼的最高礼遇,完美诠释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当地人吃鱼生就跟北京人吃卤煮,上海人吃生煎一样平常,而初来乍到的外地人,通常会自带一剂保命措施。
如果忘了买阿苯达唑也没关系,隔壁药店最显眼的位置一般都有。

自带阿苯达唑的美食博主@无所尉吃什么
鱼生,既是大自然对人类的奖赏,也是惩罚。很多人为了奖赏,甘愿承受惩罚。
有些经常光顾鱼生店的食客,会自己定期吃打虫药,这在当地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争议一直都存在,去搜过肝吸虫病相关资料的人,可能打死他都不会尝试。
2012年,疾控部门在横县的8个乡镇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结果发现,男性的肝吸虫感染率达71.33%,女性为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