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洞庭虎 湘约世界 情怀天下 2022-09-20 00:04 发表于湖南
我在大临湘生活了三十多年,那里的山、那里的水,总让我记忆深刻、留恋忘返。比起其他城市的喧嚣,临湘的山水更宁静。来到临湘看,这里就是一幅天然的水墨画,云雾缭绕的山水,氤氲出一首首动人的诗,吸天地之灵气,集大美与大爱于一身。温暖、纯朴、可爱的临湘,我的第二故乡!
(图片一,来自网络)
说到临湘,真不是随便能乱写的,那是因为大家太多。尽管我在大临湘生活了三十多年,也写不出她的灵魂,现在写大临湘,我得先声明一下,也许所述事实并不完全准确,但基本保证有据可查。不过,我深深地认为:大临湘之美,美于隐藏在她灵秀山川里的历史、文化和故事,当然,更美在聪明、勇敢、谨慎、精明的临湘人。
临湘过去为县,现在叫市。说临湘,先说一下云溪。云溪从前一直是临湘下辖的一个乡镇,1984年升格单独建区。以下说的大临湘,亦包括云溪。宋代叫过一阵王朝县。宋之前,这里叫王朝场,后改王朝埸为王朝县。或是因为有某个“王”沿江到了长江边的陆城,见平地开阔,景色宜人,赞美几句,于是有人便说这儿是王朝场了。后来又做工作,终于升格为王朝县。但王朝这名字还是有讲究的,不能随便而叫,于是只好改名。恰好王朝县管辖范围一直延伸到城临矶口的湘江,便改名为临湘了。
说到大临湘,那里真是美不胜收。除了云山溪水的大美云溪,还有历史名镇陆城、黄盖。龙源,龙饮之源;清溪,清澈之溪;桃林,桃花之林;“江南”风光好,“白云”朵朵飘;儒溪故事多,文桥有传说......这些地名,听起来都是一首动人的诗。民国二十一年九月,蒋介石携宋美龄乘“楚有舰”由汉口往长沙,舰过临湘, 凭栏望之,对宋美龄说:“自经临湘白马矶、道人矶、烟墩矶,以至城陵矶,风景皆足爱玩,诚一福地,苟得钓鱼于斯,不求闻达,亦一福人也。”
(图片二,来自网络)
大临湘紧临长江,其实最多的还是山。龙窖山、大云山、五尖山、黄茅山等等,在整个湘北都是居高临下的。最高峰药菇山海拔1261米多米,除了平江的幕阜山,可以傲视岳阳其他任何一地。
也正是山高路远,这里便成了最好的休养生息与避难之所。早在炎黄时代,就有瑶族先民抗衡炎黄部落联盟,并与炎帝、黄帝战于涿鹿,打散后被逼南迁。到周朝,一部分瑶族先民便进入偏僻的龙窖山生存繁衍。他们在这里生活了两千多年,创造了灿烂瑶寨的文化。唐朝后期暴发“安史之乱”,大唐灰飞烟灭。李氏王朝子孙落荒而逃,一直跑到临湘五尖山下。见此地紫烟缭绕、山绿水清,于是隐名换姓,栖地而居。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借宝地生存,终于躲过了劫难。之后,因思念故都长安,便将此地也叫长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