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城南乡老农蒋味庭,1940年2月把13名亲属子女送到抗日战场,同时还把全家积蓄800元大洋捐出抚恤出征军人家属。八年抗战,临湘人民整整抗日七年,硬是没让日寇占得便宜。不仅如此,临湘的大山,成了侵略者的坟墓。七年中,临湘人民与敌大小战役数百次,毙伤敌五千余人,俘敌一百一十七名。
其实临湘人最大的特点是精明。
过去一直有人说常德人是湖南的犹太人、华容人是岳阳的犹太人。到了大临湘,我才知道这个说法完全站不住脚。说精明,在岳阳非临湘人莫属。
临湘人天生就是做生意的料。临湘因茶设县。一个小小的聂市,其实就是一个很小的沟汊。但精明的临湘人发酵出黑茶,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汊港硬是弄成远近闻名的大茶市,成为万里茶马古道的南方大据点。不仅如此,临湘人把送给毛泽东主席喝的龙窖山茶宣传成毛泽东主席最爱的茶,并用主席盛赞的:“味道蛮好咧”这句话做广告,将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山沟茶走出临湘、走向全国并出口世界。
![](http://imgq8.q578.com/ef/0921/9c29b79b1ab66fd7.jpg)
金牌主持人何炅和湖南卫视曾经的当家花旦李湘,祖籍都是临湘,他们边当主持,一边做生意,还为家乡代言,事业生意两不误,让多少明星仰视,为无数粉丝徒拜。
临湘人李囯武,将黄豆、辣椒、芝麻不停捣鼓,搞出了远近闻名的“十三村酱菜”,生意做得风声水起,不但带领村民致富,还成为第四届全国诚实守信的“道德标兵”。
大临湘山多竹多,他们围绕竹子做文章。他们搞出“羊楼司竹器一条街”,成为鄂南湘北重要竹器集散地。搞出竹家居、竹建材、竹工艺品6大系列480余种。竹床、竹椅等小家具类产品占全国市场份额的85%,年产值达40亿元以上。同时他们还把鲜笋做成笋干,让羊楼司笋干远销海内外。
![](http://imgq8.q578.com/ef/0921/b5c2548cc98bab59.jpg)
大临湘的大山里到处都是农庄、山庄。比如梅池山庄、龙窖山庄、龙溪山庄、金沙山庄、竹岩山庄、麒麟山、山外山农庄、青溪农庄等等。很多都在离长安街几十里的深山老林中。有的挂一个原副国级领导人写的金字招牌或者某个书法家的一幅匾,生意很是红火。
大临湘曾经是三湘工业第一大县。建国时,苏联援助我国的156个大项目之一的桃林铅锌矿就在境内,职工上万人。上世纪六十年代,精明并且眼光长远的临湘人在吃不饱的情况下想方设法通过祖籍临湘的石油部基建司总工程师的帮助和总参、总后老乡的出力,硬是将东南亚最大的军需企业2348工程建到临湘。老实说,这一举措在促进岳阳经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是最辉煌最厚重的一笔。可以毫不夸张地地讲,没有2348,也就没有岳阳工业立市的基础和目前岳阳湖南“老二”的位置。2348旗下的两大石化企业巴陵石化与长岭炼化总产值和税收前些年一直占岳阳市的半壁江山。由此可见,临湘人民为岳阳的发展应该功在千秋。临湘为此也损失了许多。建厂初期,工厂周边环境破坏严重,树木死了,沟湖里的鱼不能吃了,但临湘人无怨无悔。特别是后来云溪单独设区,两大央企与临湘无关,老临湘人真的是有苦说不出,心里疼了很久很久,但也很是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