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8年,一个英国东印度公司官员的代表团在前往锡金的途中,在大吉岭停留,选中此地作为英国士兵的疗养地。1835年,东印度公司与锡金签订了租约。东印度公司的亚瑟·坎贝尔(Dr. Arthur Campell)博士和罗伯特·纳皮尔中尉负责在此创建一个山中避暑地。
1841年,英国人在大吉岭建立了茶叶实验种植园。实验的成功使得在19世纪后半叶,茶园遍布该镇附近各处。
干城章嘉峰有一个数据冠绝全球,就是在48公里的距离上,大吉岭地区有海拔562米的河谷,最大落差达到了8024米。
如果庐山现在的五老峰(1436米)边上有一座山,高度是五老峰峰的五倍多,那些大人物会不会觉得它是世界上最高的山?

1847年,勘测队开始勘察喜马拉雅山诸峰,当时测量的喜马拉雅山脉的东部有79座峰,珠峰从东往西排在第15位,所以用罗马数字XV来表示。所以当时的命名是(peak XV)。
干城章嘉峰(Kangchenjunga,也常写为Kanchenjunga,世界第三高峰)在当时被认为是世界最高峰。1847年11月,英属印度测量局局长安德鲁·华欧(Andrew Scott Waugh)观测到有座山峰比干城章嘉峰高,同队的约翰·阿姆斯特朗(John Armstrong)也观测到这座山峰并将其称为“B”峰;1849年,局长派遣詹姆斯·尼科尔森(James Nicholson)再次测量得出“B”峰的高度大概为9,200米(30,200英尺)。助手米歇尔·亨尼斯(Michel Hennessy)基于罗马数字给山峰命名,干城章嘉峰为第九峰(Peak IX),“B”峰为第十五峰(Peak XV)
第十五峰“最可能在全世界是最高的”。
我了个去,原来是这个精确度,虽然比大清朝官员们肉眼估量要强多了,但是也压根不准嘛。
难怪只宣称“可能是”。。。。。
1852年,来自孟加拉的印度数学家拉德哈纳特·希克达尔(Radhanat shikdar)基于尼科尔森的观测利用三角学计算结果,确认珠峰为世界第一高。有一天,这位孟加拉的测量员匆匆地跑到测量局长室,气喘吁吁地报告说:“先生,我已确认世界最高峰了。”他说的就是珠峰。
1856年3月,英属印度测量局宣布第九峰高度为8,582米(28,156英尺),第十五峰的高度为8,840米(29,002英尺),
第十五峰计算高度为8,839.2米(29,000英尺),但为了让人相信是确切高度而非近似值,故意人为调整2英尺(61 cm).(调高1英尺会令人怀疑,调高太多又违背良心,那么,调高2英尺吧)。
考虑到当时测量的第九峰第九峰的高度28,156英尺,貌似精确的确实挺高的。
当时是Andrew Scott Waugh当印度测量局长的,他断定珠峰没有名字,建议命名为“Everest”即“埃佛勒斯峰”,这是他的前任局长George Everest的名字,用来纪念其人。
1865年,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peak XV)被重新命名,以纪念乔治·埃佛勒斯爵士。
印度测量局现任局长为了感恩自己的老师,前任印度测量局局长乔治·埃佛勒斯(George Everest),将第十五峰定为“埃佛勒斯峰(Mount Everest)”,以纪念。
事实上,埃佛勒斯并没有直接参与测量珠峰,他本人也表示反对并告知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印地语不能拼写“埃佛勒斯”,印度本地人更不会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