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如此,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仍采用“埃佛勒斯峰”名称。说乔治·埃佛勒斯爵士拿自己的名字给珠峰命名是造谣式的抹黑。
后来,全世界主流的地图上,珠峰的名字就被改为了Everest。
比如,1910年德文版地图《西藏高原》

可以对比一下之前中国最准确的、西方传教士协助测绘的康熙皇舆全览图同现在地图的差别

再之前的美国国会图书馆藏《大明舆地图》就更不准确了。
随着洋务运动,西方的地图也因为准确性更高而被引入中国。
在被汉化了的西方的地图上,珠峰被音译为额菲尔士峰,当然,只要音近都差不多,也有写成埃佛勒斯峰的。
解放后,林超博士受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著名地理学家竺可桢的委托,对“埃佛勒斯峰”的名称进行调查研究。
经过三个多月的勘查取证,查阅大量中外文献,周密考证了珠穆朗玛峰发现与命名的经过,随后发布了论文《珠穆朗玛的发现与命名》。
林超在他的论文里列举了大量文献,证明藏族同胞在很早就认识和了解珠峰,并且给它起了名字——珠穆朗玛。
他论述了最先发现这个山峰,并给予“珠穆朗玛峰”的名称是居住在我国西藏南部的藏族同胞;1708年和1711年,康熙皇帝就曾经两次派人去西藏测量,由于他们精确地勘测和命名,于1719年满清的铜版《皇舆全览图》上标记了珠穆朗玛峰的位置和满文的名称——“朱母朗马阿林”(阿林在满文中是山的意思)。
在1760年乾隆时期的地图上,开始出现了与我们今天写法完全相同的“珠穆朗玛”,从此以后,珠穆朗玛峰的名字就编印在中国清代的地图上,这个名字也得到了统一。
而英属印度测量局在1852年测量得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并以该局前任局长额非尔士的名字来代称,则比我国测绘珠穆朗玛峰晚了至少135年之久。
注意,
从元朝开始,关于珠峰地区的名称及其地理位置的记载,就多次见诸于我国的各种史籍与文献。
有文字记载的珠穆朗玛峰最早的发现者有三个人:我国清朝康熙年间的理藩院主事胜住、喇嘛楚尔沁藏布和兰本占。
1952年5月8日,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发出通报指出,“埃佛勒斯峰”应正名“珠穆朗玛峰”,此后,中国出版的所有地图,都使用珠穆朗玛峰名称。
备注:
当然,根据现有资料,开始珠穆朗玛峰也是叫其他名字。
1258年出土的《莲花遗教》。莲花遗教,全称《邬建格菇莲花生本生传广庄严论3。元至元二十一年(1285年),邬建朗巴从前藏桑耶和协札两地掘出,有德格印经院刻本,全书108章,附录3篇。前53章叙述佛教形成和莲花生在印度、邬仗那等地习法传教、降伏妖魔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