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湖公园内的泉眼
溪湖的灵气首先表现在水的方面。溪湖的泉眼很多,一平方公里左右就有七八个。虽然没有小菏才露尖尖角,但的确是泉眼无声惜细流。我常常想,我会写点文章,是沾了这些泉眼的灵气的缘故。
我家老房子附近就有一眼清泉,开春后不断冒出清凉的水来,形成了一股小河流。盛夏时玩得一身热汗的小伙伴,一头扎进泉水里,咕咚咕咚喝个够,立时凉爽了许多。我和小伙伴杨丽、玉环开始比赛,看谁的手在水中的时间最长。水温3度左右,冰凉冰凉的,结果娇气的我先败下阵来。我在这里洗,我在这里洗,各家的姐姐们端出盆来占好位置,每天都来这里洗衣服、刷鞋子、刷板凳、刷炉坑板。
本溪湖公园人工湖旧照
溪湖卧云山崖峭壁下的泉水量最大,修了几千平方米的人工湖,夏季里人们在这里划船游玩。湖面上波光潋滟,垂柳依依,风儿吹来一阵阵欢歌笑语。传说康熙大帝曾来此狩猎,见出水的岩洞象犀角,故称杯犀湖。雍正年间,取其谐音改为本溪湖。同治八年,清辽东处士高升尧在悬崖上题“辽东本溪湖”五个大字,笔力虬劲,敦实厚重,从此,本溪湖便扬声海内外。
龙洞(现名怪石洞)出土的战国铁戈
图片提供:本溪博物馆梁志龙教授
溪湖的山脉都不高,但名气都很大,东、西、南、北山之间是人口最密集的地方。怪石洞在石子山上,原来叫龙洞,小时候我曾随着哥哥举着火把钻进去,不一会儿就冻得多多嗦嗦跑出来了。龙洞曾出土汉代的铁镢和陶片,是个有人类文化遗存的洞穴。
美丽的月牙岭下有一座小山叫回回山,山上坟很多,是伊斯兰教民族的墓地。春天里,山上青草茂密,开着一朵朵紫色的猫骨朵花,我小时候总和小伙伴上山玩,并不觉得害怕。
在回民山上俯视本溪煤矿及一铁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