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水园景区酒店分布来看,便于到达和体验周边重要项目及景点仍是公司 酒店建立的核心逻辑。遇·十四澜酒店依其在天目湖畔的优秀地理位置及小而美定 位,在同评级酒店中入住起步价居于前列;遇·天目湖酒店因其轻奢定位,在同评 级酒店中价位水平并不突出,但其酒店位置与水世界仅一街之隔,每年 7-9 月水 世界开放期间酒店可直接获得水世界经营表现火热带来的客流红利。
3.4 二次消费潜力:景区景点多元化布局,旅游集聚效应驱 动二次消费与商品销售
多政策指引和鼓励景区门票价格降低,二次消费成为景区结构优化突破点。自 2018 年 6 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完善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降低重点国有 景区门票价格的指导意见》以来,中央部门多次出台政策督促降低国有景区票价, 各地政府积极响应落实政策;在 2022 年 1 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旅游业发展 规划》中提到,鼓励制定实施旅游景区门票减免、淡季免费开放、演出票打折等补 助政策。我们认为,国有景区门票价格降低会对民营景区门票价格产生一定影响, 未来全国门票价格降低或将成为整体趋势。但是,由于景区门票价格与游客人数间 存在明显弹性关系,景区门票价格降低意味着更高的客流量,因此门票价格降低的 景区可通过服务体系完善、业态协同发展、创新体验打造等方式探索景区内二次消 费项目多元化、精细化、个性化发展,推动二次消费成为景区营收主带动点,实现 景区营收结构优化及营收规模再突破。对于已形成一站式旅游目的地架构的天目 湖旅游度假区来说,景区门票价格降低带来的客流提升或将带来更多的营收增量, 未来也拥有更充足的发展潜力。
公司两大景区门票收入占比较高,曾提出降低门票价格的“开放式景区”规划。 公司招股书将景区内消费拆分为二次消费项目及商品销售项目,二次消费项目主 要包括景区内项目体验及交通,商品销售主要是礼品/纪念品、特色小吃的销售。 分析公司营收结构可看出,山水园景区自 2015 年以来收入结构变化幅度较小,南 山竹海景区自 2014 年以来收入结构变化幅度较小,两者门票收入占比分别在55%/19%左右,二次消费占比分别在 18%/65%左右。公司在招股书曾提出“开 放式景区”的远景规划,即降低/取消门票收入,实现商业模式变革。公司实施“开 放式景区”的潜在逻辑,实际是坚信二次消费及商品销售可以在取消门票后弥补营 收缺口并实现盈利,我们认为,公司开放式景区规划的发展潜力可归纳为两部分: 1)目前二次消费结构稳定,为营收提供支撑;2)商品销售潜力仍待释放,有望通 过多渠道革新拉动营收增长。
![](http://imgq8.q578.com/ef/0926/16f52c4959e7ae28.jpg)
景区内交通占据二次消费项目营收主导,构筑开放式景区发展基本盘。基于公 司招股书 2014-2017H1 二次消费收入及两大景区入园人数测算可得,山水园景 2014-2017H1 人均二次消费分别为 47.40/55.46/54.79/53.39 元;南山竹海景区 2014-2017H1 人均二次消费分别为 79.96/82.06/77.27/84.35 元,两者二次消费 收入金额维持在一定区间内,且二次消费占山水园景区及总营收比例稳定;在此期 间,山水园景区游船价格自 2011 年 1 月起为 60 元/位,南山竹海观光索道及缆 车价格为 70 元/单人往返(2017 年 3 月上调至 80 元/单人往返)。我们认为,两 大景区人均二次消费支出与交通费用相接近,主要原因是山水园游船与南山竹海 索道缆车是到达山水园龙兴岛及南山竹海鸡鸣村两大景区的唯一交通方式,对于 游客完整体验景区项目有一定必要性,使得二次消费支出中交通费用占比极高所 致。二次消费中交通方式的必要性,将使二次消费成为天目湖营收的稳定支撑点。
景区内目前二次消费体验项目较少,但景区本身架构决定未来发展潜力。两大 景区内置种类丰富、趣味性强的产品体系,已形成“产品复合、市场多元、服务系 统”整体框架,但是景区内消费除景区交通贡献营收外,主要靠商品销售带动,景 区各体验及游览项目收费极少。展望未来,1)景区内体验项目种类较少,可通过 布置特色收费体验项目推动二次消费增长;2)景区内部可游览项目较多,游客在 景区内滞留时间较长,相较于一般景区/展览馆而言消费触点更多,商品在园区内 更易推广,可通过在景区各节点设置各种趣味性强的 IP 产品增加游客对景区的认 知度并刺激消费(如近年两大景区推广的南山竹海竹笋冰淇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