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便是杨氏一族的丰功伟绩了。
当年的家主杨价率领着5000精兵,在蒙古人手中救下宋军主力后,宋军驻扎在四川和重庆一带,杨家则驻扎在遵义的龙岩山上。
在杨价的建议下,宋军如火如荼地开展了防御工事的修筑和武器装备的整改,虽然一切都步入了正轨,但蒙古骑兵依然像悬在南宋头上的一根利剑,让人没有片刻松懈的机会。
大宋总督彭大雅夙夜忧叹,废寝忘食地计划着如何度过难关,却始终没有好办法。
这时,杨价向总督推荐了一个年轻人,正是这个年轻人,凭借自己超乎常人的远见,和令人赞叹的军事才能,日后打败了蒙哥。
其人名叫杨文,乃是杨价的儿子,也正是杨氏一族第十五代家主。
在父亲的影响和教诲下,杨文从小饱读诗书、熟知兵法、阵仗工事,甚至在谋略和领导才能方面要高出父亲许多。
所以杨价放心地把杨文交给总督,让他帮助总督策划出一条能够阻挡蒙军攻势的计策。
杨文派出了自己的两位智囊,唤作“冉氏兄弟”。
他们俩奉命常驻重庆,却不能献上任何计策,甚至不能说话。
兄弟俩每次开会都在场,每次都是坐在椅子上听大家讨论,大吃大喝一顿,听完拍屁股就走,到重庆的市井、郊区、山野游玩了。
刚开始的时候,众位将领权当他们俩不熟悉军中情况,还在分析形势,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可是人家就这样快活了大半年,硬是没有人听他们俩开过口,像个哑巴一样。
这么一来大家都沉不住气了,议事堂内开始有了不同的声音。
话传到总督彭大雅耳朵里,他也实在看不下去了,于是差人盯着这两个人,看看他们每天到底去干了什么,关键要看看他俩会不会说话。
几天后,眼线禀报,冉氏兄弟每天逛街、爬山、下水,身上带着很多纸笔,边看、边记、边画。
回到住处后,就搬来一筐小石头,摆弄上半天,也不怎么说话,不清楚在干什么。
听完这番话,总督本来就好奇的心再也按捺不住了,他等不及了,一定要问问这两兄弟藏着什么猫腻。
正想着呢,冉氏兄弟求见总督了。
这一次,他们俩开口了。
说这段时间以来,一直在观察重庆的各个街道、山川、水文和建材储备情况,现在已经完全摸清了。
他们的计划是将重庆建设成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超级防御城堡,之所以一直没有说话,也是家主杨文的意思,建设布防是一件极其机密的计划,绝对不能走漏任何风声。
说话间还呈上一张设计精巧、栩栩如生的布防图,里面的军事、政务、城墙、哨所、工业、农业、商业、医馆、武备面面俱到、井然有序,依靠河流与山地而建,这就是后来的钓鱼城。
彭大雅盯着这张布防图,仔细端详了几个时辰,直到雄鸡高啼。
总督大感振奋,几年来的焦虑一扫而光,看到这张图,就仿佛看到了一个铜墙铁壁、刀枪不入的绝世碉堡。他设身处地地做出了好几条攻城方法,最终的结果都一样:毫无胜算。
总督如获至宝,马上上奏朝堂,严格按照图纸开始修建钓鱼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