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医生建议只有等白内障长成熟后才能动手术,而毛主席每天都要读书,于是中央给毛主席请了北京大学中文系的老师芦荻,专门给他阅念读古典文学作品和古文书籍。至于现代文和一些文件,则由张玉凤来负责念读。
在毛主席接受眼睛手术前的一年多时间里,都是这样来读书和批阅文件的。在张玉凤看来,晚年毛主席尽管身体、视力都不好,可看书、学习一刻也没有停止。
张玉凤后来感慨地说:“主席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在看书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说,他轻‘小养’重‘大养’,看书学习就是他的精神生命,他真正践行了‘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1974年6月,毛主席的机要秘书徐业夫病逝。徐业夫从建国后就一直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他病逝后机要秘书的位置便空缺。当年7月17日,张玉凤被任命为毛主席的机要秘书。对于这突然任命,张玉凤颇为担心,一连几天都睡不好。

张玉凤(前排右二)
当正式接到正式任命通知后,张玉凤鼓足勇气向毛主席表达了内心的担忧,她说:“主席,我恐怕难以胜任这项工作。”毛主席则一改以往严肃表情,他看出了张玉凤内心的担忧,便安慰道:
“其实,做我的秘书也难,也不难。不难的是,我不需要你们这些人写东西,只管收收发发;难的是要守纪律。你做秘书,可以看中央给我的文件,而汪东兴、张耀祠他们不能看,包括我的家人李讷李敏、毛远新他们,我不让看,他们也不能看。”
毛主席还说:“还有,你不要以为当了我的秘书,就可以指挥一切了。过去,我身边有个卫士,我让他给总理打个电话,他打电话时可神气了,我看了就不舒服。不要得意忘形,要知道自己是为谁工作,代表谁办事。”
对于毛主席的要求,张玉凤牢记于心,后来她把机要秘书这份工作做得很好。1976年元旦当天,各大官方报纸头版都刊登了10年前毛主席创作的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鸟儿问答》。全国民众还注意到,在两首词的标题下印刷着“毛泽东”,字迹歪歪扭扭,显然毛主席在签名时双手颤动。

毛主席和周总理
进入新的一年,毛主席的身体情况急剧恶化,一度出现两次严重心梗。1月8日,周总理病逝。这时毛主席已经无法独立行走,根本无法去参加周总理追悼会,他忍受着巨大的病痛度过了最后一个春节。
7月6日,朱老总病逝。短短几个月时间,两位跟毛主席并肩战斗近半个世纪的战友都走了,毛主席悲痛万分,身体精神都大不如前。一天,毛主席突然让张玉凤念读《枯树赋》,这篇赋的作者是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庾信。
据资料,毛主席至少有四种不同版本的《枯树赋》,而大字线装本《枯树赋》一直放在他的身边。《枯树赋》有500多字,毛主席非常喜欢,甚至烂熟于心,而且每背诵一遍犹自动情不已。
当年彭德怀当面向毛主席汇报毛岸英牺牲经过时,毛主席就背诵了《枯树赋》。如今再次让张玉凤给他念读《枯树赋》,也是是悲伤的背景下。张玉凤回忆说:“我读得很慢,主席微闭着眼睛,似乎在体味赋中描述的情景,回顾他一生走过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