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旅游知识

皇宫中的“养老院”之一

常驻编辑 旅游知识 2022-10-09 乾隆   明朝   花园   佛堂   皇太后   养老院   展品   护法   壁挂   太后   皇宫   雕塑
cjC拜客生活常识网

从明朝到清朝时的皇太后、太皇太后,都在这里居住,因此,慈宁宫可谓是紫禁城中名副其实的寡妇院。cjC拜客生活常识网

明朝永乐年间初建紫禁城时,如今慈宁宫的所在地是仁寿宫、大善殿。cjC拜客生活常识网

明朝嘉靖四年(1525年),仁寿宫灾。嘉靖十五年(1536年)撤大善殿,并在其地兴建慈宁宫,嘉靖十七年(1538年)慈宁宫建成。慈宁宫是明世宗为母亲蒋太后而建的寝宫。慈宁宫建成后,蒋太后在此居住不久便离世,此后成为太后、皇贵妃的住所。cjC拜客生活常识网

明朝隆庆元年(1567年)、万历二年(1574年),慈宁宫均曾修缮。cjC拜客生活常识网

明朝万历十一年(1583年),慈宁宫正殿遭火灾,万历十三年(1585年)重建,同年落成。cjC拜客生活常识网

明朝慈宁宫由主宫区以及宫后的两座独立院落,还有外宫墙内的东、西副宫组成。主、副宫区各建有宫墙。cjC拜客生活常识网

清朝初期沿用明朝旧制。清朝顺治十年(1653年)为依旧制重建。重修慈宁宫后,作为昭圣皇太后寝宫。自此慈宁宫成为专供太皇太后、皇太后居住的宫室,由太妃随居。cjC拜客生活常识网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昭圣皇太后病殁后,慈宁宫成为专供举办典礼之处,直至清朝灭亡。cjC拜客生活常识网

慈宁宫曾在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乾隆九年(1744年)、乾隆十六年(1751年)均加以修葺。cjC拜客生活常识网

乾隆元年(1736年)时拆除了西侧的外宫墙,辟建寿康宫;将慈宁宫主宫区的内宫墙辟为慈宁宫外宫墙,将内宫墙的廊房改建成围房;将西侧副宫区的后部建筑移到慈宁宫后面(北面),与原“宫后舍”统一规划改建成寿中宫、寿东宫、寿西宫(即中宫殿、东宫殿、西宫殿),并且在原慈宁宫东侧的外宫墙增开了慈祥门,作为这后三宫的进出通道;cjC拜客生活常识网

原来东部副宫区的后部建筑被压缩了面宽,和前面(南面)的两座建筑统一改建成“三所殿”(即头所殿、二所殿、三所殿)。cjC拜客生活常识网

慈宁宫建筑图cjC拜客生活常识网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兴工将慈宁宫正殿由单檐改为重檐,并且将后寝殿向后移,始定今之形制。cjC拜客生活常识网

光绪十七年(1891年)又曾重修慈宁宫。cjC拜客生活常识网

慈宁宫cjC拜客生活常识网

明朝慈宁宫为前代皇贵妃所居。万历年间慈圣李太后,泰昌元年(1620年)万历帝郑皇贵妃、昭妃等人曾在此居住。天启七年(1627年)明熹宗卒,其皇贵妃等人移居此处。cjC拜客生活常识网

清朝顺治十年(1653年),孝庄文皇后始居慈宁宫,自此成为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住所,太妃等人随居。清朝的前期和中期是慈宁宫的兴盛时期,当时的孝庄文皇后、孝圣宪皇后都先后在这里居住过。顺治、康熙、乾隆三帝以孝出名,慈宁宫经常举行为太后庆寿的大典。cjC拜客生活常识网

慈宁宫月台东侧设置了一座日晷,西部对应位置安放了一台青铜铸造的精美月晷。cjC拜客生活常识网

慈宁宫月台上的月晷 (备注)cjC拜客生活常识网

不过道光之后,随着清王朝走向没落,国库空虚,当时的恭慈皇太后(孝和睿皇后)不得不缩减宫中开支,慈宁宫才逐渐失却往日的辉煌。cjC拜客生活常识网

每当重大节庆,长信门外陈设太后的仪驾,参与大朝会仪式的文武二品以上大臣,全部在长信门外随班站立行礼。cjC拜客生活常识网

2005年的长信门cjC拜客生活常识网

慈宁宫主要是为太后举行重大典礼的殿堂,凡遇皇太后圣寿节、上徽号、进册宝、公主下嫁,均在此处举行庆贺仪式。特别是太后寿辰时,皇帝亲自率众行礼,并与近支皇戚一同彩衣起舞,礼节十分隆重。cjC拜客生活常识网

慈宁宫建筑平面图cjC拜客生活常识网

慈宁宫殿堂以慈宁宫居中,慈宁宫前后出廊,黄琉璃瓦重檐歇山顶。面阔7间,当中5间各开4扇双交四椀菱花槅扇门。两梢间为砖砌坎墙,各开4扇双交四椀菱花槅扇窗。殿前出月台,正面出三阶,左右各出一阶,台上陈鎏金铜香炉4座。

相关阅读:

  • 长寿的秘诀 乾隆爷为延寿竟然偷干了这些
  • 赵雅芝尝试性感风,大秀美背身材曲线好,气质温婉颜值依
  • 乾隆怎么样(历史乾隆是怎么样一个人)
  • 乾隆后面是哪个皇帝(乾隆后面的朝代顺序)
  • 同样是演皇帝,怎么有人像太监,有人成经典?
  • 周迅穿深 V 蕾丝皮肤白皙气场强,与孙俪同台引热议
  • 为什么要乾隆(弘历是哪个皇上)
  • 雍正11年属什么生肖?,雍正猜一生肖
  • 清代皇帝一顿饭那么多菜,吃不完的残羹剩饭,最后会怎么处
  • 颐和园中的谐趣园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