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旅游知识

游今探古旅行记(东行记)(25)

常驻编辑 旅游知识 2022-10-15 玉佛   南天门   神宗   玉堂   圆通   紫竹   光绪   海潮   石桥   观音   旅行
N9i拜客生活常识网

走下山顶,到羼提禅林,于海边石上刻字:“听潮”,“望海”。任申仲夏,白海山人书。N9i拜客生活常识网

1月2日,上午10点半,天转晴。先寄长春《社会科学战线》杂志日小岛祐马著《支那古代研究》书中一篇《中国古代儒家经济思想》译稿。后游紫竹林,在普陀山东南梅檀岭下。山中岩石呈紫红色,剖视可见柏树叶、竹叶状花纹,因称“紫竹石”。后人在此栽有紫竹。此地山上多松树、竹林,时竹林零星丛墩。农舍多以石砌墙,顶以灰色,半圆瓦铺盖,如庙顶。两层小楼者,亦石头墙围之,楼顶以水泥抹平。菜摊上有萝卜、芹菜、豆芽菜。紫竹林在龙湾,有紫竹林禅院,不肯去观音院。后者庵前有四角亭。于此可见海里众多捕鱼船、岛屿布于海上,潮音轰咚哗然阵响,如狂风吼声。唐五代时,日僧慧锷从五台山请得观音像,与当地居民同建“不肯去观音院”于紫竹林中。游紫竹林必到“不肯去庵”。观音院前有潮音洞。紫竹林旁有光明池,南有观音跳,对岸可见洛迦山岛。此处芭蕉树尚矮,围成白菜园、芥菜、油菜等菜园。N9i拜客生活常识网

潮音洞在紫竹林内,龙湾之麓,因洞窟日夜吞吐海潮,有如雷音,故名。洞为山石裂罅所成,从崖至脚高数十米,耸起于沙滩中。洞有二门,通明如天窗。潮水奔驰入洞,浪石相激,声若轰雷。涨潮时,倚岩俯视,仿佛蛟腾足下,险怪百出。石崖上刻有“现身处”三大字。宋元时,信徒叩求大士现身者多在此洞膜拜,后又改在梵音洞。据记载,当年常有人在此跳海舍身,故有观音跳之名。“观音跳”三字刻在岸边一间屋子那么大的的巨石面西上,隔水有矮小石山,如向西伸出一只脚,水漫过“膝”一样,那“腿”伏在海水之中。后有一涧,深10余米,宽约300厘米,无水有石桥搭接南北。水声轰隆震天,从四面八方传来,如雷贯耳。“观音跳”刻岩署:“南无阿弥陀佛净业比丘庆来”。另有“上海朱幸音敬题”:“到此心善”。其他刻石:罗汉岩、南海圣境、同登彼岸、短姑古迹、同登觉岸、佛放光明、世外桃源、慈航普渡、道义同皈......观音跳或作观音眺,在朝音洞南,东海岸畔,系一平坦巨石。相传观音在此反视自身更如邻虚微尘,因取观音反观自身之义以名,俗以眺而跳,由珞迦山跳入普陀山地方,还传留有一只脚印。本意眺望茫茫大海看宇宙之大,彼岸之遥远,愚氓却以跳入海中赴彼岸解脱烦恼。N9i拜客生活常识网

我坐在此处画此景画珞迦山,画不肯去观音庵,方悟此情也。实则已于清末明令禁止跳,并在洞旁建“莫舍身亭”,立碑劝阻,现亭已圮毁。N9i拜客生活常识网

梵音洞在普陀山最末端青鼓山下。洞两侧峭壁相合如门,高约百米,险陡如削,峡下有洞,深约百米,屈曲通海,海潮冲入,如虎啸龙吟。洞腰间架有石甃台,可从山顶沿石阶下行至石甃台上观赏海景。N9i拜客生活常识网

潮音洞三字刻在东北面岩上。岩无苔藓,光洁严整。下有长洞,中有漏天处,以水泥竹栏围之,洞上有石桥拱接一块,可步行过洞。上有岩石刻字:“现身处”,并有数石刻,小菩萨坐像,涂有颜色,香火痕迹尚存。石桥内有碑。碑文清晰:“观音慈悲现身说法,是为救苦救难,岂肯要人舍身燃指。今皈依佛者,信心修众善行,自然圆满,若舍身燃指,有污禅林,反有罪过。为此立碑永谕,倘有愚媪村民敢于潮音洞舍身燃指者,住持僧即禁阻,如有故犯定行缉究。总镇都督李分,宁绍参将陈九思,总镇坐营把总以都指挥使定海备倭把总以都指挥使。”署名。N9i拜客生活常识网

碑后侧岩上刻字:“信佛显身”“光绪戊申仲夏”。N9i拜客生活常识网

由不肯去庵到南天门、短姑迹(道)。南天门在普陀山南的南山上,与短姑迹头并列,是一座天然石门,潮落始通,俗称杨梅跳。南天门孤悬入海,与本岛一水相隔,架有石桥,桥身似龙,名环龙桥,又称大观桥。此地巨石森立,嵊岩高耸,中有两石如门,故名。门内群岩耸秀,石窟中有小径可达崖顶。门前碧波浩渺,令人心旷神怡。阙门飞檐起角,中间书有“南天门”三字,旁有龙眼井,崖上有鼓石,阙左上方有狮子石。其地多摩崖石刻,清康熙(1662——1722)二十五(1686)年间,定海总兵武将蓝理率部在此抗御外寇所题“海山大观”四字,苍劲有力,引人注目。

相关阅读:

  • 怎么判断玉已经带同城交友单身一对聊活了 怎么判断翡
  • 红尘总喧嚣,送君独自一片天
  • 普陀山游记
  • 上海玉佛寺,为什么拥有举世无双的独家珍宝
  • 缅甸佛国(十六)
  • 最小的城堡—北海团城
  • 打卡千年古刹东林寺,喝到了甘甜可口的聪明泉水
  • 观音菩萨怎么会有胡子,佛陀为啥留“卷发”?
  • 佛教徒究竟能不能吃“香菜”?
  • 为啥看身边人都不顺眼?根源竟然还在“我”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