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少陵塬的骑行,寻访到长安华严寺,对佛学《华严经》的文字产生兴趣。我发现佛友们早就整理过《华严经》里面的金句。结合自己的体会,我分享一下经常听到的这些智慧名言。这些出自《大方广佛华严经》(简称《华严经》)的名言,可见华严宗教义的影响之大。

读一读《华严经》里面的句子,看我能不能受到智慧佛光的启发: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佛家认为,佛土上所生的五色植物,一朵花就是一个世界,一片叶子就是一个佛。
这句话,比喻三千大千世界摄于一微尘,一微尘中现三千大千世界。
这句话的智慧就是让我们在认识世界时,要能够从小处着眼,发现全局。

犹如莲花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犹如莲花出于水而不沾水,犹如日月运行于天空而不停住。佛家认为,人的心应如莲花高洁出尘,也应如日月光明流转,不贪着外界的任何东西。
这句话的启发,就是在感悟自然现象时,善于发现保持心灵清净,从而保持灵性的自由。

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一切众生,本具足佛性,只因为妄想和执着,而迷失真我遮蔽本心,不能见清净自性。
这是佛陀在菩提树下初悟道时发出的感叹。这句话原来出自《华严经》,可见这部佛经是佛陀悟道后所讲述的最初感悟。

欲为诸佛龙象,先做牛马众生。
龙象为诸佛坐骑,牛马为众生仆从,都是服务者,性质相同,只是境界有差别。这句话体现出大乘佛教的精神——普渡众生,方能成佛。
佛,甘做众生牛马。可见,学佛,并不是不理人间烟火,而是要通过为众生服务而开悟。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水少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日子一天天过去,寿命一日日减短,如同水中的鱼越来越少,又有什么快乐可言?应当勤奋精进,如同去熄灭头上烧着的头发一样,抓紧进步学习。一定要觉察到人生的无常,提醒自己千万不可懈怠而贪图安逸。
曾经在寺院里听晚课,经常听到这样的唱经句子。这个来自《华严经》的句子,更让我记在心头。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不为自己谋求任何安乐,只愿众生能够出离痛苦。
这个句子可以看见佛家的胸怀,并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大众服务的宗旨。

净心水器,莫不影显,常现在前。但器浊心之人生,不见如来法身之影。
干净的水器,永远会映现物影,清晰明净地展现在人眼前;破器、浊心的人生,则无法显现出如来的真如法性之影。
这句话可知,如来佛祖的心地干净,所以能够照见万物身影。世间人们的心底污浊,怎么能够照见佛祖的明净之心呢?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我们以往所造的诸种恶业,都来自无始以来的贪嗔痴。是从我们的身体、语言、意识中所表现出来,这一切我们今天都要忏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