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自修行一切智道,应勤增长菩萨境界。
应该独立去修成一切智慧佛道,应该勤奋增长菩萨境界。
这句经文告诉我们,学佛修行都是自己的事,没有谁能帮助了你。佛就是自己,自己要成佛!
善知于时常行法施,开悟一切名为智者。
善于在平时、平常之中进行法的布施,能够开悟一切才是智者。
每个善于自我开悟的人,并且能够影响身边的有缘人,就是一个智者啊。

于一切法心无动念,得智慧明灭诸痴暗。
在一切法上,心中产生不动念,获得的智慧之明,能够灭掉种种痴暗。
这句话告诉我,心无动念就是法心。能灭掉愚痴的昏暗想法就是智慧!

应知一切心识,如幻。应知世间诸行,如梦。
应当知道一切心识都如同幻化,应当知道世间的种种行动都如同梦境。
这句经文教导我们的心,千万不要贪着在世间的任何具体事物上面,因为如梦如幻的尘世间没有所谓的真实!

知业如幻,业报如像,诸行如化;因缘生法,悉皆如响;菩萨诸行,一切如影。
知道所造之业、所遭之报、种种行为,这些都是假相,这些都如幻化;因缘和合所生的诸法,都如同音声响过即没有了;所谓的菩萨万行,也都如同泡影。
这个经句还是在警醒我们的心,不可贪着在一切可知可见可得可想的事情上面。放空一切,才能放空自己。包括想成为菩萨的梦想也要放下。

行如来行,住如来道。
践行如来之行,安住如来之道。
这句经文教导我们追求的生活和理想,就是在如来道上显现行动和停止。也就是说,放下自己,按照如来的行动来行动,以如来的路径为路径。

于诸众生,恒起大悲。
对众生,时时生起悲悯救渡之心。佛家慈悲为怀,就是面对众生,要永远地升起最大的慈悲。
求一切智,净诸心海。
求得一切智慧,净化如海的众生之心。
这句经文告诉我们,所要求得的一切智慧,都是为了让大家的心海变得干净而清明,不沾染令人不快乐的杂念。

所见诸佛,皆由自心。
所要见到的一切佛,都从自己的心中来。
这句经文告诉我们,求佛就是求自己的心。佛在自己的心里。我们所看见的佛,不过是泥胎所制作的佛像罢了。真正的佛,在自己心里。我们的向外索求,最终都要从自己的内心产生回报,才是有意义的。
普为诸世间,修行菩萨行。
为了这个世间的众生,修行菩萨万行才变得有价值。
这句经文指出,一个修行人的修行价值,就在于给这个人世界带来一个觉悟者的言行,就是这么简单。

普应群生心,庄严诸愿海。
全面照顾众生之心中所想,认真对待众生的心愿。
这句经文,告知我们一个心中有佛的人,真正的人生意义。

发起大悲心,勤求无上觉。
发起普度众生之心,勤奋求取无上觉悟。
这句经文告诉我们,作为一个一心向佛的人,不是为自己成佛,而是为众生求得觉悟。
如地不倾动,如水普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