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冷链配送一直是物流行业的痛点,随着成本下降,冰淇淋的线上消费才成为趋势。一位冰淇淋冷链供应链从业者吴先生表示,随着整个生鲜市场对冷链配送需求的增加,包括冻品、包装菜等,物流成本已经有了明显下降,最近三五年下降的比例达到20%。
03
冰淇凌内卷化
新的消费趋势下总会冒出一个个爆款。在网红化和高端化驱动下,冰淇凌商家们在口味、原料和包装下功夫,基本满足好吃、健康、颜值等需求。
曾火爆一时的椰子灰、双蛋黄、奶茶冰淇淋,追求新奇口味。奶枣在去年成为网红零食,就有品牌顺势推出奶枣冰淇淋。还有纯素冰淇淋,主张替代牛奶,背后的植物基市场也是创投圈热点。
其中主打健康概念的高端品牌,诸如钟薛高、中街1946、伊利的须尽欢、光明的倍优,聚焦低脂、低卡、零添加等细分领域。其中伊利在2019年推出新品牌NOC须尽欢,定位益生菌冰淇淋,通过液氮凝翠技术确保新鲜原味,外层是果蔬汁软桂皮,内层是活菌酸奶芯。
伴随着食品行业减糖趋势,零蔗糖也逐渐成为冰淇淋的标配。一些进入国内市场的外资品牌如可米酷,主推健康功能性冰淇淋,轻优、八喜使用甜菊糖苷或赤藓糖醇作为代糖。国内几乎所有头部品牌,还有新玩家Pree、零度企鹅等,也都推出了无蔗糖冰淇淋。例如甄稀与汉口二厂联名,推出杨梅和啤梨两种口味,标注无蔗糖,每杯价格约10元。
网红产品靠单一爆款出圈,但是后期热度下滑,导致销量减少。钟薛高采取的做法是保留少数常规款,一些新品售完即下线,严格控制SKU。但卖着高端产品,受众群体较小,规模做不了太大。钟薛高还孵化了另一个雪糕品牌李大橘,把橘猫IP化。
新品牌们不想仅仅被定义为网红,它们也从线上走入线下的便利店和超市,和两三元的冰淇淋竞争。在这个千亿级冰淇淋市场,最终还得靠口味和渠道胜出。
像伊利、蒙牛、光明等巨头,凭借奶源和渠道优势占据了过半的市场份额,一直以来定位中端市场,向高端市场掘金成为突破口。而稳占高端市场的,是哈根达斯、和路雪、雀巢、明治等外资品牌,其中哈根达斯被看作是高端冰淇淋的标杆。
其他的区域性本土品牌,如哈尔滨的马迭尔、沈阳的中街冰点、广州的五羊雪糕、东北大板等,一直以来主要聚焦中低端市场。它们面临的是既要创新,也要走出本土市场。其中马迭尔借薇娅等头部主播和美食KOL的影响力逐渐走红,最贵的一支雪糕也卖到了2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