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说史:古人怎么过清明?除了祭祀与踏青,还有更多玩法
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文中的“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也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除了祭祖、扫墓的文化内涵外,它也是反映自然界物候变化的节气,这个时节阳光明媚、草木萌动、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自然界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时至清明,我国南方地区已气候清爽温暖、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而北方地区也开始断雪,渐渐进入阳光明媚的春天。
“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薛昭蕴《喜迁莺·清明节》)。”清明节是春季最重要的节日,主题内容十分丰富。清明节的主题不仅仅只是祭祖、扫墓,它还是人们出门踏青、与大自然拥抱的美好时节,更是人们思念故园、感恩亲人的节令平台。所以,民俗学家高巍坦认为,清明时节,对朋友、亲人道一声快乐,是再正常不过的情感表达了。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播下希望的种子,收获成功的快乐,此时此刻,又有什么样的感情不可以表达呢!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