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兵败自杀,守墓人上书辩冤,皇帝:守墓人太屈才,回京做丞相
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被人告发为巫蛊咒武帝,与阳石公主通奸,公孙贺父子下狱死,诸邑公主与阳石公主、卫青之子长平侯卫伉皆坐诛。
武帝末,卫后宠衰,江充用事,充与太子及卫氏有隙,恐上晏驾后为太子所诛,会巫蛊事起,充因此为奸。是时,上春秋高,意多所恶,以为左右皆为蛊道祝诅,穷治其事。丞相公孙贺父子,阳石、诸邑公主,及皇后弟子长平侯卫伉皆坐诛(《公孙贺》、《江充传》)。

汉武帝的宠臣江充趁机建议要彻查才好,于是,武帝便指派江充调查巫蛊案。江充本是个险恶小人,手段非常残忍,为了将事情闹大,他带领胡人巫师到各处掘地寻找木头人,并逮捕了那些用巫术害人,夜间守祷祝及自称能见到鬼魂的人,又命人事先在一些地方洒上血污,然后对被捕之人进行审讯,将那些染上血污的地方指为他们以邪术害人之处,并施以铁钳烧灼之刑,强迫他们认罪。于是百姓们相互诬指对方用巫蛊害人;官吏则每每参劾别人为大逆不道。从京师长安、三辅地区到各郡、国,因此而死的先后共有数万人。
事情闹到这种地步,江充还不罢手,因为他此前与太子刘据及卫皇后有矛盾,他害怕武帝死后,太子即位会给他穿小鞋,于是,就利用这次皇帝让他全权负责巫蛊案趁机陷害太子与皇后。江充指使胡人巫师檀何言称:“宫中有蛊气,不将这蛊气除去,皇上的病就一直不会好。”于是汉武帝派江充进入宫中,直至宫禁深处,毁坏皇帝的宝座,挖地找蛊。其后,刘彻又派按道侯韩说、御史章赣、黄门苏文等协助江充。
江充先从后宫中汉武帝已很少理会的妃嫔的房间着手,然后依次搜寻,一直搜到皇后宫和太子宫中。江充把事先准备好的木头人拿出来陷害太子刘据。太子恐惧,起兵诛杀江充。武帝听信一面之词,派丞相刘屈氂率兵镇压,太子兵败出逃。不久,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相继自杀。刘据有三子一女,全部因巫蛊之乱而遇害,刘据之子、史皇孙刘进有一尚在襁褓中的幼子刘病已幸存,后改名刘询,是为汉宣帝。
4/ 壶关三老的直谏

虽然满朝文武都清楚太子被冤,但都不敢上书为他申冤,以免自己被打成太子同党,落得被灭族的下场。此时,只有两个人勇敢地站出来为太子说话,一个是壶关三老令孤茂,另一个就是高寝郎田千秋。
最先向汉武帝上书的,是令孤茂。令孤茂,上党壶关人,职任壶关三老。三老是古代特有的一个职位,《汉书·高帝纪上》云:“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乡一人;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汉书·百官公卿表》中则记载,三老的职责是“掌教化”,也就是说,三老的主要职责,就是宣扬德教,引导民众弃恶从善。令孤茂就是壶关县的三老,是一个身负教化职能的未入流的小吏。
巫蛊之祸爆发之初,令孤茂就上书汉武帝说:“我听说:父亲就好比是天,母亲就好比是地,儿子就好比是天地间的万物,所以只有上天平静,大地安然,万物才能茂盛;只有父慈,母爱,儿子才能孝顺。如今皇太子本是汉朝的合法继承人,将承继万世大业,执行祖宗的重托,论关系又是皇上的嫡长子。江充本为一介平民,不过是个市井中的奴才罢了,陛下却对他尊显重用,让他挟至尊之命来迫害皇太子,纠集一批奸邪小人,对皇太子进行欺诈栽赃、逼迫陷害,使陛下与太子的父子至亲关系隔塞不通。太子进则不能面见皇上,退则被乱臣的陷害困扰,独自蒙冤,无处申诉,忍不住忿恨的心情,起而杀死江充,却又害怕皇上降罪,被迫逃亡。太子作为陛下的儿子,盗用父亲的军队,不过是为了救难,使自己免遭别人的陷害罢了,臣认为并非有什么险恶的用心。《诗经》上说:‘绿蝇往来落篱笆,谦谦君子不信谗。否则谗言无休止,天下必然出大乱。’以往,江充曾以谗言害死赵太子,天下人无不知晓。而今陛下不加调查,就过分地责备太子,发雷霆之怒,征调大军追捕太子,还命丞相亲自指挥,致使智慧之人不敢进言,善辩之士难以张口,我心中实在感到痛惜。希望陛下放宽心怀,平心静气,不要苛求自己的亲人,不要对太子的错误耿耿于怀,立即结束对太子的征讨,不要让太子长期逃亡在外!我以对陛下的一片忠心,随时准备献出我短暂的性命,待罪于建章宫外。”奏章递上去,汉武帝阅后受到感动而醒悟,但是,他并没有公开忏悔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