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差点杀了李世民全家,李世民却将妹妹嫁给他,为何被李治斩首?
他差点杀了李世民全家,李世民却将妹妹嫁给他,为何被李治斩首?他是李世民妹夫,却被李治问罪,为取他首级,刽子手连砍了5刀!
1/夺位之战

在中国古代的皇帝中,但凡有些成就的,手腕都非常强硬,甚至是用他人的鲜血与生命来为自己铺路,比如唐太宗李世民。
作为唐朝最有作为的皇帝,李世民由于在李渊众子女中只是排行老三,所以,最初与太子之位是无缘的。李世民胸怀天下,理想与抱负非常人可比,他可不只是想做个位高权重的王爷,而是据有天下。所以,他以秦王府中的人马为班底,开始了自己的夺位布局。

武德九年,28岁的秦王李世民终于向父兄弟动手了:六月四日,李世民亲率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侯君集、程咬金、段志玄、张士贵等王府亲信在玄武门设伏,一举击杀了他的大哥、太子李建成,以及四弟、齐王李元吉。是年,李建成37岁,李元吉年仅23岁。
与此同时,他的皇帝老爸李渊,则被他派人控制在宫中,行动不得自由。玄武门之变四天后,李渊即传诏立李世民为皇太子,自己退居幕后,朝中一切军政事务皆由李世民决断。八月初九,玄武门事变两个月零五天,李渊又传位给李世民。60岁的李渊,从此被雪藏。
2/李世民与魏徵

李世民对待父兄毫不手软,但是,对于太子府中的其他人,却格外“恩宠”。比如大家熟悉的、深得李世民信赖的一代谏臣魏徵,就是太子府的旧人。
魏徵,字玄成,下曲阳县人。早年参加瓦岗起义,跟随魏公李密,不得重用。武德元年(618年),李密被王世充击败,魏徵随李密归降李唐。魏徵投唐后的第一件大功,就是劝降了李密部的旧将李勣(后封英国公)。魏徵因功被授太子洗马,开始辅佐太子李建成。
魏徵是个明白人,看事情很透彻,李建成虽然贵为太子,但是,战功却远逊于乃弟秦王李世民,长此以往,其影响力将会被大大削弱,甚至地位不保。于是,他便建议李建成去请战立功。李建成听从了魏徵的建议,擒斩刘黑闼,平定山东,在朝中给自己加分不少。另外,辅佐李建成期间,为保李建成的地位不被威胁,魏徵还多次给太子出主意,经常劝谏李建成,想法将李世民赶出京城,安排到别的地方去。

由此看来,魏徵是阻碍李世民进步的劲敌之一,所以,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便派人将魏徵擒来,当面质问道:“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魏徵回答说:“太子要是按照我说的去做,就没有今日之祸了。”李世民见魏徵说话直爽,没有丝毫隐瞒,于是赦免魏徵,并启用魏徵为詹事主簿。李世民登上帝位,又任命魏徵为尚书左丞。
魏徵也确乎没负太宗李世民之期望。臣事太宗以来,魏徵以直言敢谏而闻名,据《贞观政要》记载统计,魏徵向李世民面陈谏议有五十次,呈送给李世民的奏疏十一件,一生的谏诤多达“数十余万言”。李世民也从谏如流,因而,成就了一段臣谏君从的历史佳话。

魏徵臣事李世民16年,因直言进谏,推行王道,辅佐唐太宗共创“贞观之治”,成为“一代名相”。贞观十七年(643年),李世民还将自己的幼女衡山公主许配魏徵长子魏叔玉。这桩婚事还没举行,魏徵就病逝了。
魏徵 去世后获赠司空、相州都督,谥号文贞,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四位。但是,魏徵死后不久,因受侯君集与杜正伦(魏徵生前曾为二人说过好话)牵连,于是手诏取消衡山公主(后来被封为新城公主)与魏徵长子魏叔玉的婚约,推倒了魏征的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