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兵败自杀,守墓人上书辩冤,皇帝:守墓人太屈才,回京做丞相
5/守墓人的神补刀

不久,武帝刘彻又收到田千秋替太子申冤的上书:“子弄父兵,罪当笞;天子之子过误杀人,当何罢哉!臣尝梦见一白头翁教臣言。”这封上书是什么意思呢?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儿子调动父亲的军队,顶多是挨顿鞭子的小罪罢了;天子的儿子有了过错误杀了人,又算的了什么呢?这是我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一白头老翁教导我这样说的。”
田千秋这番话虽然精短,但是,道理却与令孤茂的主题如出一辙,只是,田千秋耍了个小聪明——这些话并不是自己说的,而是一个白头老翁托梦给自己说的。再联想到田千秋的职业,是为汉高祖刘邦守墓的,那个白头老翁是谁,就不言而喻了。刘彻听了这些话,肯定会想到这是高邦在警告他,即使要怪罪人,也只能怪他的先人了。
其实,田千秋上书时,巫蛊之祸已经过去有一段时间了,此时的刘彻已渐渐有些清醒了,对于卫夫子及刘据等人的冤死,也心生悔意了,所以,田千秋的上书,正合了他此时的心情。因此,田千秋上书言事,不仅没有受到刘彻的斥责,反而对这个田千秋有些欣赏,你这是给了我一个大大的台阶啊。于是,便下旨召见了田千秋。
6/田千秋的逆袭

田千秋身长八尺有余,容貌伟岸奕丽,刘彻一见这容颜,就更高兴了。道:“父子之间的事情,外人是很难发表意见的,却惟独你能向我阐明太子的心迹,这一定是高祖皇帝的神灵让你来教导我,你该做我的辅政大臣。”于是,田千秋被拜为大鸿胪。
同时,当初参与构陷太子的一帮恶人也遭到清洗——江充满门抄斩,假传太子造反信息的苏文烧死在横桥之上,其他曾对刘据兵刃相加的人也陆续被杀。几个月后,因为直接奉命指挥追杀卫太子,丞相刘屈氂也被刘彻下令给斩了。刘屈氂死了,丞相一职空缺,田千秋便成为了丞相,并被封为富民侯。
一个守墓人,就因为一封深得朕意的上书,在短短数月内,就拜相封侯,这样的任职也太任性了。难怪,汉朝使者出使匈奴时,就遭到匈奴单于的调侃:“原来你们选任丞相,并非要用什么贤能的人,随便一个男人上书说几句话便可得到相位了。”使者回来后把单于的话上报,刘彻认为使者有辱使命,差点将这个多嘴的使者给杀了。
7/太平丞相是如何炼成的

田千秋只是高寝郎出身,又没有什么战功,而且资历也浅薄,身份、地位、才干都无异于素人,只因为一封上书合了武帝的心意,几月间便封侯拜相,这是一张多大的馅饼啊!田千秋为相一年后,汉武帝刘彻就病死了。刘彻临死前,田千秋又受托继续辅佐幼帝刘弗陵做丞相,其后又身居相位做了12,并最终老死在丞相任上。
其实,汉昭帝时期,田千秋的丞相做得是有名无实,因为,武帝崩逝前,还挑选了几位托孤大臣,他们是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等人,这些人的资历与才能,个个都在田千秋之上。田千秋也是个知进退的官场混家,一直低调再低调。比如,在大将军霍光执政期间,以一味谦退为要务,坚决不出头、不争权,虽然颇有尸位素餐的意思,但却成功地保住荣华富贵。官场不倒翁,大多都是这样混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