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一生风流,有40多位后妃,为何能活成皇帝中的“长寿王”?
乾隆帝一生风流,有40多位后妃,为何能活成皇帝中的“长寿王”?平均寿命仅为39.2岁,中国皇帝短命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在我国的封建时代,一共诞生了559个帝王。说起来很尴尬的是,皇帝虽然富有天下,能享受到最好的美食与医疗,却是个短命的职业——皇帝的平均寿命仅为39.2岁。
559年帝王中,活过60岁及以上的有30个,活过70岁以上的有11个,活过80岁以上的皇帝,只有5个人他们分别是:元世祖忽必烈(80岁)、宋高宗赵构(81岁)、女皇帝武则天(82岁)、梁武帝萧衍(86岁),以及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89岁)。
据传寿命最长的是南越武帝赵佗,享年百余岁,但可信度有很大问题,在此就不多解释了。皇帝中的长寿王就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帝),乾隆帝活成了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
皇帝短命的原因不外如下几点:出门有车,从不运动;为求长生,乱吃仙丹;批件太多,通宵熬夜;皇位难坐,心理紧张;放纵自我,沉迷女色;医疗水平有限……
皇帝短命的前几个因素,为多数皇帝之共病,唯有最后一条,医疗水平,是随着时代的推移而不断进步的,所以有人说,乾隆能长寿,是沾了最后一条的光。这样的推论也不尽然正确,比较一下清朝12帝的寿命,我们就会发现,医疗水平的“提高”,对于清朝皇帝的影响并不明显——
清太祖努尔哈赤活了67岁,清太宗皇太极活了51岁,清世祖顺治帝活了23岁,清圣祖康熙帝活了68岁,清世宗雍正帝活了57岁,清仁宗嘉庆帝活了60岁,清宣宗道光帝活了68岁,清文宗咸丰帝活了30岁,清穆宗同治帝活了19岁,清德宗光绪帝活了37岁,宣统帝(末代皇帝)溥仪活了61岁。乾隆之前的祖辈没能活过他,他的后辈更是不经活,同治只活了19岁,咸丰与光绪也是不足40而崩的。
乾隆下江南的故事大家都熟悉,在现代剧的演绎中,乾隆每到一地,都会艳遇到绝色美女,可谓是个风流天子。不仅如此,乾隆帝有史可查并被册封过的后妃也达40余人。整天生活在脂粉堆里的乾隆帝,却活成了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他是怎么做到的?
如果探究其历史根源,这要得益于乾隆帝借鉴与发扬了乃祖康熙爷的养生术。乾隆帝在当皇子时,最崇拜与敬仰的就,是他的祖父康熙帝。康熙8岁登基,当了61年的皇帝,活了69岁,是清代除了乾隆外的另一位长寿皇帝。
康熙帝的养生是有讲究的,他把养生之道分为养身和养心两方面。养身是指节饮食、慎起居、戒烟、戒酒、戒贪得、适当活动、勤身力行、重节俭、生活淡泊;养心是指注重文艺、道德、思想、品性等精神生活。乾隆帝就是循其祖父的养生秘诀,一路走来的。
先说乾隆帝的养身。他的生活饮食很有规律。每天大约6时起床,洗漱后用早膳,上午处理朝政,与大臣议事,午后游览休息。晚饭后看书习字,作文赋诗,然后就寝。他的膳食以新鲜蔬菜为主,少吃肉类,并且从不过饱,不吸烟,但喜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