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国传统思想,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心性、人生价值、生命意义、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深层的民族心理结构。儒家追问人性之源,道家探寻宇宙之根,佛教证悟诸法“缘起”。儒家的核心价值观以人性的善恶为立论基础,道家将“道”视为宇宙之根、天地之始,认为宇宙间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存在,皆由“道”赋予和构成。“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因为“无为”自然“无欲”,最终表现为“无争”。在佛教看来,宇宙间一切存在的本性是空,“空”即因果,就是有原因、有条件的存在,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原因是因,条件是缘,宇宙万有“因缘和合”而成,一切存在的变化都有一定的原因和条件。这些思维方法,凸显“人”及“人心”的地位和作用,是慰藉我们的心灵之学。

“国学”概念的出现是应为对西学的挑战,是权宜的、暂时的、特殊的产物,是一个庞大芜杂的体系。胡适认为,“国学”是研究“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的学问,而“整理国故”就像整理旧物一样。无论是先秦诸子学,到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任何一种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的出现,都有特定的社会和历史背景,适用于“过去”的时间范围。
从国学的发展历程看当今的国学热,它一场与学术无关的盛宴,百年来,“国学”概念一直饱受争议,沉浮起落,含糊不清。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我们更希望在中国先进文化的引导下,真正构建起全民族扎实的文化自觉与文化主体意识,面向未来,不断扩大开放,提升吸纳借鉴、获取新知的能力,推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作者简介:邵光亭,知名学者、经学史专家,书法家、画家。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教学与传播工作,研究方向涉及中国古典哲学、史学、经学、书法、绘画等,在诸多研究领域皆卓有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