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常识:
- 老年人注意心脏情况,尤其有心脏病史患者。如果确诊心脏病,也不代表心脏没问题,可能是没发现而已。活动后、爬楼梯后、如厕后气促明显,有足背浮肿就要引起重视。
- 低脂肪、低盐饮食,饮食均衡,多食蔬菜瓜果等。保持大便通畅。
推荐门诊:心脏科、急诊
非血管源性水肿
痛风
痛风是尿酸偏高的表现,但是尿酸高不一定出现痛风,这要看个人的承痛能力和机体的反应能力。痛风出现整下肢肿胀的几率很小,主要还是多见局部红肿疼痛,如大踇指关节、足踝关节、手指关节等这些部位,可形容为非一般的疼痛,红肿处一碰就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因为这些关节部位是痛风石最喜欢积聚的地方,这些患者体内的嘌呤、尿酸代谢出现异常,不能及时排除体外,就会产生堆积形成痛风石。
痛风石积聚在关节部位,除了引起红肿疼痛外,长期还会造成关节变形、肿大,长出一个个“包”。这些包块里面都是一些类似“石灰”的白色粉末状物质,同时会造成骨质破坏,关节永久性破坏或功能丧失。这还没完,尿酸性肾结石、尿酸性肾病都会慢慢出来。
如果你不想痛起来甚至要打120(在急诊时出车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就减少海鲜、啤酒、动物内脏等摄入,少喝老火靓汤,还要规律运动,减少体重,以减少体内痛风石形成的条件。有高尿酸患者,要到内分泌科咨询、诊治。
保健常识:
- 避免海鲜、啤酒、动物内脏等摄入,少喝老火靓汤,饮食控制第一。
- 规律运动,减少体重。
推荐门诊:急诊、内分泌科
肾病
肾源性下肢水肿的病人,多有脸面部的水肿,如眼皮水肿,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性水肿。多见于一些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等肾脏疾病的病人。肿胀呈现凹陷性,即用手指按压下去皮肤出现凹陷像面团一样,过一会又浮肿起来。肾病性水肿,一般为难治性水肿,极易反复、持续难消是其特点。有肾病的病人,或怀疑是肾性水肿的病人,应该到肾病科咨询、诊治。
推荐门诊:肾病科
营养不良
最后来说一种营养性水肿,也叫做低蛋白血症性水肿,是一种营养缺乏的特殊表现。低蛋白为什么会出现水肿?先来简单了解一下身体内蛋白的作用。人体内的血浆蛋白起着维持人体胶体渗透压的作用,当血浆蛋白减少,胶体渗透压就会降低,使组织间潴留过多的水分,出现全身性水肿为特征的营养不良性疾病。这种水肿呈凹陷性,皮肤可出现绷紧光亮,按压凹陷下去后很快又会恢复肿胀,多发于足背、小腿,甚至全身。
这种营养不良性水肿,可以由很多原因引起,例如肝硬化、结核病、恶性肿瘤、胃肠道疾病、钩虫病、痔疮性长期慢性失血、肾性蛋白尿、抽胸水腹水等,也可因进食少、饮食不均衡而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