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再来看上图,车主虽然是个少年@清风晚月被注册,但是不得不佩服他魔改大行P8的创造力:
*前叉换用了长头管铝合金叉,减少了小轮车的折叠机构,或者说减少了一个不稳定的结构;一体的碳纤维长垫圈,美观实用也减重。
*改用弯把,解决了P8上管等效长度偏短的问题,便于发力,操控性也比原装的要强
*把端变速,机械故障率奇低,又具有相对的隐蔽性,也解决了前拨调试的困难
*单盘改压缩双盘,增大了速比范围,爬坡和高速兼顾
*拓展了水壶安装位置
*前后分配负载,减轻了后轮压力,使整车配重均匀。
既然都提及了小轮车,那我们再来看看小轮车的旅行模式吧:
1,传教士流
顾名思义,传统而保守,但行之有效,容易实现,后货架+双侧挂包+后顶包+车头包。在此,可能各家对于车头包的固定方法各有差异,以下列举几种基本都是小布猪鼻头的不同应用方式,可能不全面,欢迎众牲补充。
2,飘逸流
如果最不缺的是钱,行李就可以精简到令人发指,这类土豪甚至可以精简到只需要携带“身手钥钱”,外加一套雨具即可,行李前置或者后置,都不占用多少空间。
3,双峰插云流
这类方式犹如后驱跑车,行李大部分前置,处女座会讲究左右对称,无视风阻。优点就是,爬坡会比较舒坦。
4,人车合一流
这个就厉害了,有路车驮人,无路人驮车,可幕天席地,一发入魂。
5,拖车流
不解释,已经很形象了。
----------------------------------------分割线--------------------------------------
既然都说到了折叠车,不妨深化一些
折叠车,以宝熊的个人认识,按照折叠机制可以分为:
*以Bike friday为代表的纵折式
*以Dahon为代表的主梁横折式
*比较难见到的日本主梁推拉式折叠
(这里先欠着大家一张图,回头找到了再补上)
*Ritchy和大行合作的套管Break式
*价格高昂的耦合式(S&S coupler)
*但是宝熊最想说的,还不是以上这几种折叠方式,而是大家很可能并没有注意到的立管转轴式横折,这种折叠方式只有一个品牌在使用---Montague(当然,国内也有曾经代工这个品牌的工厂,山寨了诸如悍马或者路虎之类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