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东北话来形容这俩人,那就是:虎。他们想了想,决定:咱俩用原子弹研究中微子吧!不过,这个决定也不仅仅是他俩想的,这也是出自于费米的建议。为了实验,连命都不要了。不知道别人怎样,反正我是服了。

好在,后来在别人的提点下,他们突然意识到,好像也不用这么玩命,我们找一个核反应堆不就行了?
在一个核反应堆旁边安放装置(水和液体闪烁体),最终检测到了极少量的中微子(后来人们意识到,其实他俩发现的是中微子的反物质粒子——反中微子,当然前面的反应方程也应该改成反中微子)。至此,中微子正式和人类见面。
这项发现,可以说是轰动性的发现,证明了泡利的预言,带领人们认识到了新的粒子。奇怪的是,关于这次科学发现的诺贝尔奖,一直磨蹭到了1995年才颁发,搞得我一度怀疑是不是1995年实在没有谁值得领奖,才想起来这陈年旧事。更尴尬的是,科恩在这个时候已经“等”死了,只有莱茵斯去领了奖。看来不仅是艺术界,科学界也得活得久才行啊。

中微子被正式发现后,世界各国的科学家纷纷加入,想要观测这种幽灵般的粒子,并为此建立了许多的实验室。奇怪的是,这些实验室,无一例外都深深地埋藏在地下,好好的科研人员,竟然变成了地下工作者。那么,科学家为何一定要在地下去研究中微子呢?咱们下一期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