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车联合会秘书长崔东树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增程式是在目前电池技术没有得到有效突破情况下一个很好的选择,满足了人们对舒适体验和大空间的需求。
从这个角度来看,现在电池技术突破之后,增程式电动车的吸引力将大大下降。
从产业配套的角度看
当然,麒麟电池量产商用之后,增程式电动车不会一下子就消失不见,原因很简单,一方面尚未透露的成本是一个潜在的挑战,另一方面要发挥麒麟电池的全部性能,需要比较完善的充电配套设施,消费者也需要根据自己所在地的充电设施情况来考虑使用体验的问题。
根据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的统计数据,2021年中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达到261.7万台,同比增长224.3%,服务近800万辆新能源汽车。如果以2021年前8个月的数据为样本,就会发现,由于新能源汽车在过去一年以及今年销量暴增,车桩比目前不降反升。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1年1-8月,国内新能源销量达到179.9万辆,同比增幅高达194%。而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21年8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同比增幅为52.3%。也就是说,充电桩的建设速度目前依然落后汽车销量增幅,进一步增加了充电难的矛盾。而在高速场景下,充电难就更加凸显,目前拥有充电基础设备的服务区还是少数。
同时,虽然目前新能源充电桩存在政策利好,但充电桩运营商由于盈利难可能在后续投资方面持保守态度。根据行业分析数据,未来3-5年的时间里,相当一部分充电站都处于盈利不明朗的状态,大部分可能依然会持续性亏损。这和充电难是两个极端的难题。
此外,目前的充电桩建设还面临着换代问题,麒麟电池支持4C快充标志着电动汽车充电进入4C时代。而在配套充电桩方面,根据《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3部分:直流充电接口》的意见,300A、400A、500A、600A和800A的大功率直流充电必须配备主动冷却系统,那么慢充退场,以及快充上位也还是需要一些时间。
产业配套跟不上,短期内还是会有一部分消费者选择增程式电动车。
从国家的战略规划来看,预计增程式真正消失的节点预计在2025年左右,届时全国充电桩将达到654.3万台,并且初步完成此前低端充电桩的替换工作,高速充电桩覆盖率在东部地区达到80%,中西部达到60%。此外,无论是政策还是新能源汽车主机厂都在大力推动换电产业的发展。2021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稳定增加电动汽车换电站建设工作的要求。此后相关的产业政策纷至沓来,同时国家电网公司也在主动牵头和产业链公司推进相关工作的落实。根据相关报道,国网电动汽车公司已经和北汽、一汽、东风、蔚来等主机厂签署战略协议,大力推动“车电分离”商业模式的落地,这对于搭载巧克力换电模块的麒麟电池的汽车也是一大利好消息。
最后做个总结,让增程式电动车结束过渡使命,目前车子即将准备好,但是配套设施还需要更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