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这门运营生意,就像一颗有毒的泡泡糖——虽然长期来看利益丰厚,但投入重、回血慢。就怕钱烧完了,回的只有蚊子血。
像特来电、星星充电这类头部企业,尽管建桩数量遥遥领先,但回血周期更长。立方知造局认为,充电桩运营商未来5年很可能仍无法盈利。
1. 建桩多,前景忧
做公共桩运营生意就像在游戏中打怪,目前有三支队伍参战——
1. 国家队 玩家代表:国家电网、中石化、中石油、南方电网
身躯庞大,血量厚重,堪称“坦克”。
2. 车企队 玩家代表:蔚来、特斯拉
车企建桩做运营是为了更好卖车,并不在意亏损。有了卖车回血这个“奶妈”,再脆皮的法师也能芜湖起飞,能扛能打。
3. 第三方运营商队 代表玩家:星星充电、特来电等
第三方运营商走以点换面路线,大力铺开渠道抢点位,回血依靠资本融资。就像是游戏中的“刺客”,短时间内爆发力极强,但就怕风萧萧兮易水寒。
一个冷知识,“国家队”国家电网不是建桩数量最高的玩家,数量上次于特来电和星星充电这两家第三方运营商。
截至2021年底,全国充电桩运营公司建桩数量超过10万台的只有4家——星星充电、特来电、国家电网和云快充,四家行业集中度为74%。
不过,立方知造局认为,建桩数量不能反映运营商的核心竞争力。毕竟,都有运营商为了冲数据,把桩建在苞米地里了。

找充电桩像荒野求生 图源:山东新闻网
了解了运营商三大队伍的特性,立方知造局不看好第三方运营商的未来日子,原因有三:
1. 横向对比:第三方运营商相对缺乏核心竞争优势
公共充电桩运营这门生意好比建基站,背后逻辑是先烧钱,等市场成熟后再“收割”一大群用户。
公共充电桩运营盈利模式单一——只靠充电收费。
从投入端看,单枪建设成本10万元,回本周期4-5年。
从收费端看,公共桩利用率达到10%才能盈利,就目前利用率来看,3-5年内难盈利
要让商务模式跑通,不过是8个字——开源节流、努力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