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根据不同城市、不同路段,充电桩的数量相差也很悬殊。



按照《 2022 中国主要城市充电基础设施监测报告 》的数据,广深莞和沪苏锡常两条高速,充电桩数量分别是 0.23 台/公里、0.15 台/公里,差了 50% 还多。

总之还是那句话——
做充电桩不赚钱,建在高速边上,更不赚钱。
就算充电桩运营商的龙头企业特锐德,投资几十亿,也是撑到了 2019 年才开始正式盈利。
而盈利大头,也是来自各个城市地区,并非沿线高速。
因为从城市/高速的电桩密度中,就看得出来。其中,城市电桩大概每平方公里有 20-30 台,高速上却只有零点几台。。。
所以,除非哪天电车真把油车取代了。
不然,任它城区充电再方便,每逢节假日,高速这边也使不上劲。

最后,再来看看电车的新希望——换电技术。
相比去年蔚来的独家专享,今年的吉利、上汽、东风、小鹏等品牌,都开始布局了换电服务。
依托于新能源政策的变动,市场的反馈也很及时。
像吉利,签约电站数量来到了四位数,正式落地的也有 100+ 座,且已陆续开始运营;奥动新能源,也建了 500 多座。
而这些成果,才用了 1 年左右的时间。

虽然目前来看,还只在起步阶段,不过肯定是未来几年的重点发展对象。
因为,去年这事听起来还挺不靠谱,但今年就有不小的进展,以后究竟如何谁也不敢小瞧。
全民换电时代,说不定真有戏。
国内电站情况
来源@汽车之心

总之,说这么多啊,其实都是在讨论“ 节假日续航 ”这个偶然性问题上。
而这个问题,一年到头可能都碰不上两回。
要搁平时,就算电车真跑个长途,正常情况下也很少听说谁在半路趴窝的。
相反,这种突发性社会事件,更能催生大伙对新技术的关注,促使新能源车、新能源大环境慢慢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