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拿一直炫耀的800V高压快充来说,想要实现还有一个前提,就是搭配小鹏的S4超快充桩。
然而目前在全国,S4超快充桩不到30根,想普及,显然还是个漫长的过程。
对于数万车主来说,800V更像是个传说,看不见、摸不着。
再比如小鹏引以为傲的激光雷达,今年升级成双智能固态,“180 水平视角覆盖范围,提供极致体验”。
然而位置却放在了车灯下方,有车主反映,一旦前面有车,雷达也会被遮住用不了,相比之下蔚来就聪明得多,将雷达放在车顶,更不容易被干扰。
甚至连小鹏一直主打安全的辅助驾驶NGP系统,也出现过不止一次的事故,极大消耗了车主的信任。
何小鹏曾说,“在大家都伤心的时候,我也很伤心,真的很伤心。”
但车主们需要的不是事后反思,而是不出事。
死磕技术没有错,错的是所谓的智能技术体现不到产品上,没做到“用户可感知”,这是小鹏目前最大的遗憾。
结语:
刚过去的9月,美团创始人王兴发了条朋友圈:
“中国premium高端车市场的领导车一直是德系的BBA,接下来两三年就要看“理蔚华”(理想、蔚来、华为)了。”
从“蔚小理”到“理蔚华”,小鹏直接被忽略了。
曾经,小鹏汽车卖得好,不是因为产品有多智能,而是性价比高。
当低价优势没了以后,小鹏的局促显而易见。
低谷期想“看到曙光”,小鹏还需要离用户更近些。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篇作者 | 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