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的保时捷、法拉利,不都是人的名字,对不对?为什么我们中国人搞一个中国名字就觉得很奇怪,非得取一个非常洋的吗?年轻消费人群其实能够接受一些中国元素的东西。
每人Auto:有一个说法是因为2019年7月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之后,你们看热度高涨,又把品牌名字改回去了。
张勇:没有。研讨会开了一两个小时,然后就定下来,就不变了。你想想,怎么可能改,上了(工信部)公告,你的产品就没法改,只是中间有过争议。
每人Auto:早些年你十分低调,周围人没有建议你多出去为企业发声,打打声量吗?
张勇:基本上很少说这种话,因为他们其实也是聪明人,你要是马斯克说个什么,大家还能够跟着传播一下,你要是个nobody、路人甲,你说什么都没人听的。
每人Auto:现在好像你愿意去做一些高调的宣传,比如称哪吒S为“100万内的轿跑”。
张勇:我觉得没啥变化,这个也不是为了高调。我们原来做的是15万元以内的电动车,现在说要做20万到30万元左右的智能电动汽车,大家会打个问号:你能不能做出来?
事实上,我们2019年开始策划面向未来下一代智能纯电汽车的山海平台,2020年开始做哪吒S,今年这个车上市,大家评价都是挺好的,无论是颜值造型还是操控还是内饰品质,包括智能驾驶、智能座舱。
昨天晚上我们接待经销商伙伴,大家都挺有信心的,其中一位个人掏钱买了4台哪吒S,给他自己和亲戚朋友开。他也做很多别的电动车品牌,包括外国的一些。
当你做出了一个好的产品,埋没了不被人知道(就很可惜)。这个时候我觉得有必要为哪吒S说两句,发个声,否则大家都不知道你有多好,是不是?
每人Auto:刚开始哪吒S耀世版的价格出来,33.88万,有评价说觉得贵了,感觉是原先卖几块、十几块的沙县小吃突然卖到三十几块。
张勇:我完全理解他们这种说法。别人为什么要理解你?没必要嘛。
别人都能出50万、60万、80万的车,我们出个三十多万的就被人喷了,我也不觉得委屈,这个是正常的,他有他的权利来说这些话,我们只能是熬着,以事实和产品说话。
这款车的智能化水平、用的配置和产品性能,我觉得100万以内真的没有对手,不会有比我们的车更好的,包括的几款轿跑,我们都可以比一比。
事实上,现在哪吒S的订单量还是不错的,大家未来在路上会看到更多的实车跑起来。哪吒U刚开始卖的时候也挺费劲,困难的时候一个月就卖出去几百台车。
每人Auto:哪吒打出了“为人民造车”的口号,但哪吒S出来后价格高了,有声音说你们不为人民造车了。
张勇:这个也不对。如果我把100万级别车的用户体验和性能,放到30万左右的车上,你说这是不是为人民造车?我把豪华车的价格给打下来,它就是一种为人民造车。
而且,人民就不能享受30万左右的车吗?我付个5万块钱,其他的部分贷款,我不能享受吗?现在年轻消费人群90后、00后就是超前消费,他们不是人民吗?这个道理是不通的。这就是我们哪吒的精神,不认命,凭什么认为我只能在一个价位卖?
每人Auto:哪吒U和哪吒V一些成功的经验方法,可以被用在哪吒S上吗?
张勇:30万的车和10万、20万的车,制造理念和方法是一样的,都需要做产品验证,只不过有的验证项目多一些,有的少一些。不太一样的地方,一个在营销端,另一个在研发端。
在哪吒U和V上,我们七八成的精力花在硬件上,软件的部分选择集成,不需要太多的资源投入。但到了哪吒S,二三十万的车,你会发现大家对硬件,往上叠加的软件能力、智能驾驶的能力和品牌的号召力(更加重要)。说白了,你的品牌有没有溢价,品牌形象是不是够好,开出去会不会没面子?
所以,哪吒S和之前的两款车,对营销端的能力要求是不一样的,包括渠道接待用户的能力,销售人员的素质、着装仪表,店面的形象服务设施都不一样。因此,我们会把S和它后面的商业平台作为一个新的渠道来建设。
另外,在研发端,(哪吒S的)很多软件技术你就得自研,得自己建一个研发的队伍,这样未来可以快速地进行产品换代。
每人Auto:传统车企做品牌向上,大多会选择做一个新的高端品牌,比如你待过的北汽新能源做了极狐。哪吒没有考虑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