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个人来说,要由之前的赚差价思维迭代为赚现金流思维。
以前大家投资房产是为了低买高卖赚差价,不在乎租金收益、可以闲置几年等待一轮暴涨…反正有人来接盘,所以可以高负债、高杠杆的一把梭,今后房产投资将是5年以上的长持周期、且在房贷限额下其流动性变差,所以要赚租金收益、长持增值的慢钱。
在“房住不炒”的政策下,房产投资将越来越难:购房资格、尤其是跨城购房资格越来越难,杠杆借用、银行按揭房贷将越来越难,房价涨幅、以及房产变现将越来越难……房产投资只存在结构性机构,而不再存在普遍性机会。
那我们该如何买房呢?
买房首先要抱着“自住”的目的,别总想着买房投资、对冲通胀、资产增值。
有了这种前提选房就会更理性、更现实:买的房子自己现在能不能住?于是就会躲避新区/郊区新房的坑;月供自己是否承受得起?于是就能避开高杠杆、高负债的高风险陷阱。也因为有这种心态,就会平静地看待楼市平稳、而不至于有“买房没赚钱”的烦躁。
当自己收入不错时,当然可以把房产作为一项投资标的,但别总想着投资暴赚、暴击躺赢、三年翻倍……可以更平和地把房产看作一项普通的投资品,跟股票、债券、基金、保险、银行理财产品等一样,别再有过分的念想、要知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环境已变、时代已变、周期已变,如果还抱着以前的思维模式、只会在多种因素构筑的铜墙铁壁面前碰得头破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