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到了一定年龄之后,身体的各项机能就会逐渐衰弱,由于我们的五脏六腑都在肚子里面,我们看不到里面的真实情况,而且大部分都没有和外界相通,只有胃肠道是和外面相通的,我们的胃肠道从嘴巴和外界相通,而且我们的胃每天和吃进来的食物,各种添加剂,激素,地沟油,细菌、病毒等接触。
所以胃肠道比其他五脏六腑更容易被刺激、更容易产生炎症,如果没有好好保养的话,就容易出现不舒服的情况,长期一些不良的坏习惯,就会导致增加癌症的概率,其实大部分疾病是可以预防的,那么早期做好哪些准备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那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01
首先了解一下,胃癌和食管癌的发病机制有哪些?
胃癌
胃癌在严格意义上讲,是发生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发生在粘膜上的恶性肿瘤为胃癌,有别于发生在其他层次肿瘤,如胃平滑肌瘤,胃间质瘤等,胃癌按照发生部位的不同还可以分为贲门癌,胃体癌和胃窦癌,按照病期可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
胃癌的发生是在不良环境、饮食及幽门螺杆菌等多种因素作用下,由于生长因子介导发生的持续慢性炎症,最终由慢性炎症、萎缩性胃炎及萎缩性胃炎伴肠化异型增生,过程逐渐向胃癌演变。

1、环境和饮食因素:流行病学提示,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可降低胃癌的发生,经常食用霉变的食物,咸菜,腌制食物,烟熏食品及过多摄入食盐,可增加胃癌的危险性。
我国西北、东部沿海并率较高,长期喜欢吃腌制、熏烤的人群,胃癌的发病率很高,吸烟者较不吸烟者患胃癌的风险高50%。
2、感染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有共同的流行病学特点,研究显示,胃癌高发区的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大于60%。
3、遗传因素;胃癌的患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家族中有胃癌病史的患者,胃癌发病率高于其他人。

食管癌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目前被列为全球第八大癌症,在我国食管癌的发病率有其独特的地理分布特点,食管癌的发病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比例约1.3:1~2.7:1。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以60~64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早期食管癌症状不明显,吞咽粗硬食物时,可能偶有不适,如胸骨后烧灼样,针刺样或牵拉摩擦样疼痛。
中晚期食管癌的典型症状为进行性吞咽困难,起初是难咽固体食物,继而半流质食物,最后液体也不能咽下,那么食管癌的发病因素,可能与下列几类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