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见山,今天想和你聊一聊菟丝子。
关于菟丝子名字的由来,葛洪在《抱朴子》中为其释名,说菟丝子生根发芽之初,形似兔子,其植物整体上像丝一样细而缠绕,故得名菟丝子。
菟丝子又名吐丝子,这主要是由于菟丝子原本是一味种子类药材,你去用水将之煎煮,菟丝子的种皮就容易破裂,会露出里面黄白色的小胚芽,形似吐丝之状,故名曰“吐丝子”,也有人说菟丝子的名字是由吐丝子谐音而来。
须知,菟丝子又名“无根草”,是一种寄生类的植物,它的茎一圈又一圈地缠绕在其它植物上,理所当然地吸收着其它植物的营养而存活,诸如大豆、土豆、胡麻、花生等等,若是放任不管,农作物很容易有营养不良的问题而欠收。所以,在农村,菟丝子常常被视作为有害植物而被除掉。
菟丝子虽有害于植物,但对于我们人体来说,却是一味不可多得的良药,至于这小小的一味菟丝子到底有哪些功效,不妨花上个三五分钟,听远志一一细数:
腰膝酸软
腰腿不利的问题,可以说是困扰了好多人,尤其是老年人。
一些人或远足、或登山、或是走亲访友、或是出门办事,晚上一回到家,这腰膝酸软到不行,自以为可能是缺钙所致,于是乎,买了一大堆钙片,吃了好长一段时间,而疗效却甚微。
须知,腰膝酸痛的问题并非全是缺钙所致,同样的,补钙也并不能完全解决腰膝的所有问题。我们吃下去的钙片首先会通过脾胃消化吸收,进入血液而成血钙,随后再进入我们的骨骼,充盈我们的筋骨而成骨钙。
所以,若是脾胃虚弱者,消化吸收本就存在问题,吃下去的钙片难以被身体所吸收,又如何将之转化成血钙或是骨钙呢?
而腰膝酸痛无力等问题,在中医的范畴中,多属“肝肾亏虚”。
中医认为,肝藏血主筋,肾藏精主骨。肝充则筋健,肾充则骨强。肝肾精血充足,则人之筋骨强健。
菟丝子味甘性平,主入肝、肾经,味甘能补,性平而无寒热之偏,是故,菟丝子尤善补益肝肾而强壮筋骨,为强筋健骨之常用药。
如果想要效果更好一些,可酌加骨碎补、杜仲等补肝肾、强筋骨的药材。
牙齿松动
菟丝子不仅可以强健我们的筋骨,同样可以稳固我们的牙齿。
中医讲了,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说的是牙齿是骨头的余气所化生。肾气亏虚不足,牙齿的根基自然不会稳固,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好些人上了年纪后牙口越来越差,牙齿越来越松动的原因之一了。
若是和补骨脂同用,效果更佳。
遗尿
什么是遗尿,简单讲,就是尿床。
众所周知,小孩子和老人可以说是遗尿的高发人群了,
其中,小孩子之所以会遗尿,主要是由于小孩子的发育还不完善,肾气还相对匮乏;
而老年人之所以会遗尿,主要是因为随着年龄的渐长,肾气逐渐亏虚,须知,肾为先天之本啊!
所以,不难发现,这两类高发人群遗尿的问题主要还是肾气亏虚所致。
这个时候同样可以用上一些菟丝子,菟丝子温肾固精,是用于遗尿之常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