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药方组成为 驴鞭、狗鞭、七月泡,响铃草,盗汗草,党参,黄芪。总的是7味药材。首先将驴鞭和狗鞭洗干净后放入锅中熬,然后加上其它的草药材。之后内服汤液。每天喝两次,连服7-14剂。

1,七月泡,好多地方又叫做黑泡,植物基原,在这个药方中用的是果实,一般在夏秋两季成熟采集。常用剂量是20-30克。农村有些人会采摘了卖,一般鲜品他们卖100-200每斤。干品很少,除了一些偏背草药店里面可能找得到。在《滇南草本》里面有记载过。主要作用是固精补肾,明目的作用,
2,响铃草,性味归经
苦微酸,寒。 ①《滇南本草》:性寒,味苦微酸。 ②《滇南本草图说》:气味辛酸苦。入肺。
功用主治
敛肺气,补脾肾,利小便,消肿毒。
治久咳痰血,耳鸣,耳聋,梦遗,慢性肾炎,膀胱炎,肾结石,扁桃腺炎,淋巴腺炎,疔毒,恶疮。
①《滇南本草》:敛肺气,止咳,消痰,定喘。
②《滇南本草图说》:治石淋内结;捣烂敷疮。
③《草木便方》:补中益气,疗耳鸣,头目昏眩,崩淋。
又泻火清热,平肝风,消肿痛。
④《分类草药性》:大补脾肾,治耳聋,气虚。
⑤《四川中药志》:补中益气,治耳鸣耳聋,头目眩晕,肾亏遗精,及妇女干血劳。
《云南中草药选》:利水,消炎,平喘,止咳。
治慢性肾炎,膀胱炎,慢性支气管炎,扁桃腺炎,淋巴腺炎,肾结石;月经不调,痛经。
3,盗汗草:这个基原为百合科植物,生长在河边,沟边等阴湿的草丛中,入药用全科,一般秋季采集,常用剂量是20-30克。资源分布:分布在四川、云南、西藏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