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奇病千奇百怪,常见病有上百种,但真正能说明病因的病却少之又少。
中医有句话叫“治病求其本”。
只要找到病根,无论多变多复杂,都是一样的,都在可控范围之内。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是自己健康的主人。
✎什么是“阳气”
阳气具有温补脏腑、维持生理机能强健体表、充盈全身的作用。
《黄帝内经》“阳化气,阴成”是指阳气转化为人体所需的能量,阴气形成人体。
和“阳气,天阳失位,寿将减。”指的是阳气对人体的温补脏腑、滋养肌肉的作用而骨骼,如阳光普照万物,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茁壮成长,这是维持人体生命正常新陈代谢所需要的能量。
人一生中的阳气,是一个由弱到强,再逐渐衰竭的过程。阳气足则身健,阳气弱则身衰,阳气衰则身亡。因此,阳气决定着人的健康和寿命。人的身体没有阳气,就会变成空壳,人就会死。因此,养阳气是养生治病之本。
✎阳气为什么会枯竭?
阳气有盛衰之规律,阳气在春天开始生发,在夏天盛极一时,在秋天开始收敛,在冬天隐藏起来。
如果算一天的话,白天相当于春夏,夜晚相当于秋冬。
每天早上醒来,睁开眼睛,体内的阳气就开始增长。正午时分,阳气上升到极点,然后逐渐下降。晚则阳气入阴,夜则隐匿。
✎谁需要补充“阳气”?
现在的人由于生活、环境、工作的压力严重衰减,出现了大量的亚健康人群。现在很多疾病可以说是阳气虚弱引起的。现代人80%的人阳气不足,百病都是阳气亏损所致。
看看你的身体是否有以下状况的反映?如果是这样,你需要补充“阳气”!
1.我没有生病,但脸色苍白无光泽,类似亚健康状态,或者肤色暗沉。主要原因是肾气虚弱外露。
2.抵抗力下降,明显怕风怕冷,特别怕冷,容易着凉,主要是阳气虚弱,无法抵抗外邪;喜欢喝热茶热汤,背部有凉水的感觉是因为阳气下降,背部督脉的阳气不升。
3.食欲不振或大便溏泻,经常性慢性腹泻,尤其是熬夜、吃生冷食物,或着凉后容易腹泻的人。阳虚时,肾火不生脾土,脾运不畅。
4.消化不良、营养不良、贫血或水肿等,多为脾肾虚所致;或者疲劳后体力难以恢复,受伤后伤口愈合缓慢,因为阳气的作用之一就是身体的自愈能力。
✎如何补“阳气”?
宋代著名医学家窦才在《扁鹊心术》中提倡复阳。
他认为去扶阳有三法:一是烧艾条;二是烧艾条。二、丹药;第三,附子。
其中,烧艾条就是艾灸。
艾灸是中医针灸疗法中的一种灸法,以艾蒿为原料制成。
艾草又名丙泰,产于向阳面的山上,充分吸收了阳光的精华。是纯阳植物。
艾草含有多种矿物质、维生素、蛋白质、脂肪、水分、抗衰老、抗癌硒及大量药理成分。
艾草中所含的苦艾醇和苦艾酮具有解热、止血、镇痛和刺激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点燃艾炷和艾条制成的艾炷,熏烤人体穴位,产生热量,达到温经行气活血散寒除湿的功效。是一种保健和治疗的自然疗法。
✎为什么艾灸可以补“阳气”?
在艾灸的过程中,所释放的近红外线比红外线具有更强的调理作用,可以将艾烟中的有效成分输送到脏腑和病灶处。因为艾草在燃烧后效果最好,所以艾灸是古今公认的最有效的补阳气之法。
艾灸不仅可以发挥艾草的纯阳性,还可以起到艾灸经络的作用。通过烟火原理,将艾草的功效通过穴位和经络传递到人体的小病处,从而达到祛邪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