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岁小伙突发急性心梗,原因就是你平时不屑一顾的“习惯”
尽管37岁的年纪并不是笔者接诊的最年轻的心肌梗死病人,但他却是相对比较典型的心梗病人。
小王,工商个体,平时跟老婆做点小生意,工作之余,喜欢跟朋友们喝酒玩乐,平时也有抽烟的习惯,由于近几个月来疫情的原因,生意不好做,闲来无事,熬夜也多了起来。
这不,周五下午,也就是吃过午饭的时候就有些胸痛了,他没有在意,直到胸痛不能缓解,并且出着汗,感觉确实不对劲了,才想到来医院。
入院后急查心电图,心电图II IIII AVF 导联ST段抬高,V1 V2 V3也有不同程度的抬高,诊断急性心肌梗,于是赶紧进入导管室放了支架才保住一命。
每一个案例,都是一次警钟
小王的心梗出现,是一次教科书式的演示。
我们经常说,心梗的发病原因有两块,一块是不良的生活习惯,一块是基础疾病。
比如刚才在案例中已经介绍了,抽烟、饮酒、熬夜,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他都占全了,这就是发病原因。
那么,基础疾病这呢?案例中的小王并没有基础疾病,血压、血脂、血糖、尿酸等问题都没有,半年前的体检报告显示这一切正常。
我们常说,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引起三高,三高之后容易出现心脑血管疾病。但并不是所有的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引起三高,也不是所有的三高都百分百要出现心梗,这样的关系并不是绝对对等的,但他们的关系非常密切。(就像大家都说奔驰好,但奔驰也会漏油)
不良的生活习惯可能不会导致三高,却可能直接出现心梗
尽管医学上没有特别绝对的一对一的对等关系,但案例的出现就证明存在这种可能性,并且在某一刻就会发生。
案例中的小王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尽管没让他出现三高,却让他直接出现了心梗。
随着笔者接诊心梗病人的增多,这样的案例也越来越多——没有基础疾病,仅仅因为不良的习惯而直接出现的心梗。
血管开通了,小王得救了,
但治疗并没有结束,而是刚刚开始。
心梗之后,无论是溶栓治疗还是放支架,目的都是为了开通现在闭塞的血管,而在闭塞处出现的斑块和狭窄,需要长期的药物控制,才能防止下次得再堵塞。
(备注:冠心病人相关的用药总结,冠心病的发病机制等笔者写的都有相关的文章,欢迎大家关注)
#健康科普排位賽# #关注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