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越大越控制不住“漏尿”,医生:一个穴位可以缓解“漏尿”
如果说胃好比我们身体的能量供应站,那么小肠就好比物资分类站。
我国古代人民早在三千多年前就认识到,由胃受纳的饮食水谷,会往下分配到小肠,由小肠去分类,精华的部分输送到脾,由脾去升清气;糟粕的部分中,液体输送到膀胱,变成尿液排出,固体输送到大肠,变成粪便排出。
所以《黄帝内经·灵兰秘典论篇》说道:“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受盛,就是指盛东西的容器,是指小肠接受由胃初步消化后的饮食;化物,就是把这些物质彻底消化,进一步转化的意思。
明代医学家张景岳解释道:“小肠居胃之下,受盛胃中水谷而分清浊,水液由此而渗入前,糟柏由此而归于后,脾气化而上升,小肠化而下降,故曰化物出焉。”
有了小肠这个主管物资分类的“官”,饮食水谷经过胃的消化后就有了下一步的去向。
![](/img.php?url=https://img04.71396.com/al/di/5e6b74f2a87b243c.jpg)
现代生理学、医学晚《黄帝内经》数千年才明确指出小肠上端连接胃,下端连接大肠,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小肠内有无数的“绒毛”,可把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吸收入血液。经过血液循环,营养的部分就供给机体所需,代谢废物就通过肾的血液循环转变为尿液不能被吸收的渣滓就转变为粪便而往下输送到大肠。
中医学是用“象”与“道”的智慧,来认识小肠的生理功能的。
实际上,中医所说的“小肠”不仅仅是指现代医学所说的小肠,还包括了一部分肠道和一部分泌尿系统的功能。所以有些现代医学认为的属于泌尿系统的疾病,从中医角度来看是小肠的问题。
![](/img.php?url=https://img04.71396.com/al/di/c3521eb3d2172c57.jpg)
当小肠不能够做好物资分类的工作时,本来应该分类到精华而输送到脾的部分,就有可能被错分为糟粕,而错误分配给大肠,这时人就会腹泻,从而把精华物质都泻出去;如果错误分配到膀胱,这时人就会出现小便白浊,或小便中有油脂的症状。
西医可能难以理解,明明是泌尿系统的问题,怎么会关联到小肠上去了?小肠不就是肠道的一段吗?
而中医却能运用“小肠主化物”的理论解决泌尿系统的问题。
我曾经治疗过一个中风后遗症病人。这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阿姨她退休前是大学的高级教师,对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有研究,对中医很信服。老阿姨一直就有憋不住尿的毛病,已经十几年了,有时咳嗽一下尿就漏出来,或站久了,尿也会不由自主地流出来,实在是令人很尴尬。她向我咨询能否用中医的方法治疗。
![](/img.php?url=https://img04.71396.com/al/di/7fe7435bfd2a724b.jpg)
我对老阿姨说,可以试着每天用雷火灸熏灸关元。
关元在人的肚脐正中下3寸,大概就在人站立时小腹隆起最高的位置。关元是小肠经的气血在腹部汇聚的地方。
它还是一个保健穴,按摩或艾灸这个穴位有补益身体的作用。
最初我们请了一个病房的护士给老阿姨做艾灸。这位护士没有学过中医,刚开始她有些不相信,老年人憋不住尿是尿道括约肌松弛。
![](/img.php?url=https://img04.71396.com/al/di/fdb970cb5149c502.jpg)
熏灸肚子能管用吗?我说肯定管用。
这样,护士给老阿姨每天用雷火灸熏灸关元。老阿姨说灸完之后感到特别舒服,感觉整个小腹都是暖暖的。
第3天后,老阿姨说憋不住尿的感觉好一些了,以前站久了尿就会不自主地流出来,可是这天跟来看望她的老同事站着聊了很久也没有流尿。1周后,老阿姨很高兴地告诉我,她现在遗尿的次数大大减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