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保专家话健康
首保恒安拥有多学科医疗专家团队,针对各个健康主题,组织各相应学科专家从医学权威专业角度来宣教健康,正确引导大众科学认识健康、重视健康、提升健康质量。给您一个科学的健康方向,并保持健康!
本期首保专家

今天是中国第11个“全民健身日”,今年的主题为“健康中国,你我同行”,旨在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并展示新时代全民健身事业的蓬勃发展。
全民健身是全体国民都应该积极参与的活动。运动不是运动员的专利,也不止适合健康人,运动健身对于老年人、病人及病后康复,甚至对于孕产妇都非常重要。
运动原则上应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运动有各种好处,但不可操之过急,不可超越自己能力,避免不适当的运动,避免发生各种损伤。
运动原则应该是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一旦遇到胸闷可疑心绞痛等症状,应见好就收。
年轻的健康人应该持之以恒,老年人或者患病者则应适可而止。
规律运动能够防治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适合规律的有氧运动,例如每周5天~7天,每次至少30分钟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也建议每周2次~3次的阻力性训练(resistance training)。
如果血压控制良好,可以逐渐增加运动时间至每周300分钟中等强度体力活动,或者150分钟的剧烈活动。其中耐力训练(endurance training)可以降低血压8.3/5.2mmHg。

在体力活动当中血压会升高,尤其收缩压,运动后短期血压会低于基线水平,这是正常的。
流行病学研究证实,规律运动能够预防并治疗高血压,降低高血压病人发生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风险。
高血压患者应该避免举重这样的等长收缩活动,以免血压过度升高。

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应适度减低运动强度,同时应注意运动后短期内容易出现低血压。
高血压患者跑步也不要太猛,造成血压起伏过大。
长期规律运动应监测血压水平,一旦血压明显下降应适当调整降压药物剂量。
糖尿病患者运动好处更多
运动是糖尿病患者基础性的治疗措施。运动不但可以减肥减重、增肌减脂、美体塑型,还可以明显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改善糖尿病患者代谢状况和血压、血脂水平,降低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及死亡的风险,有利于降低各种并发症。
体力活动能够动员机体能量储备,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
科学的运动一般不会引起低血糖的发生。

糖尿病患者应鼓励少坐多动,以便达到更好的血糖控制。运动方式包括有氧运动和阻力性训练,这些运动同样适合于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患者。
多数糖尿病患者推荐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或者剧烈体力活动,每周活动至少3次,不要连续两天以上不活动。
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患者每天活动应在60分钟以上。老年糖尿病患者建议进行柔韧性、肌肉力量和平衡训练,每周2次~3次,例如练习瑜伽或者打太极拳。

糖尿病患者运动前后应注意低血糖症状,必要时监测血糖。糖尿病患者不建议一次跑步的时间太长,以免出现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运动最好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与饮食和各项治疗措施配合好。
- 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和神经病变患者应该注意运动保护,避免足趾磨破或者出现溃疡。
- 如果存在自主神经病变,应注意体位性、运动后或者餐后低血压问题。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应避免剧烈活动。
- 糖尿病肾病患者不影响活动,甚至正在透析的糖尿病患者也可以积极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