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保专家话健康
首保恒安拥有多学科医疗专家团队,针对各个健康主题,组织各相应学科专家从医学权威专业角度来宣教健康,正确引导大众科学认识健康、重视健康、提升健康质量。给您一个科学的健康方向,并保持健康!
本期首保专家
冠心病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最重要疾病之一。冠心病患者往往伴有心脏以外其他器官(如脑、四肢动脉等)的血栓事件风险增高。血小板又是体内参与血栓形成的最主要成分,在粥样硬化血栓形成过程巾血小板活化和聚集起核心作用。因此,采取适当的抗血小板治疗有助于减少冠心病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冠心病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分为两大类,即稳定性冠心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稳定性冠心病可以没有症状,或者临床表现为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包括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前两者存在心肌缺血导致的心肌坏死,临床检测心肌坏死标志物肌钙蛋白升高,后者肌钙蛋白不升高。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在各种危险因素(年龄、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糖尿病等)作用下,冠状动脉内形成斑块,造成血管内壁不光滑、血管狭窄甚至闭塞的血管病变。早期或者狭窄不太严重时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如果狭窄继续加重超过75%,就可以在活动后发生心肌缺血性胸痛,称为稳定性心绞痛,是稳定的冠心病。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心脏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斑块破裂,在破裂基础上形成血栓导致的严重后果,可以引起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猝死、心源性休克或者急性心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严重危险患者的生存和健康,在全世界范围内是第一位的致死原因。
绝大多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都能够从介入治疗(PCI,包括支架置入)获益,尤其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应该争分夺秒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这样才能挽救更多的心肌,挽救更多的生命。
抗血栓药物
1、抗凝药物
包括胃肠外给药的肝素、低分子肝素、比伐卢定、磺达肝癸钠,主要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或者介入治疗前后。口服抗凝药包括华法林、利伐沙班和达比加群等,主要用于冠心病伴房颤等需要长期抗凝的患者。
2、抗血小板药
口服的抗血小板药物包括环氧化酶抑制剂阿司匹林,血小板ADP受体拮抗剂氯吡格雷、替格瑞洛和普拉格雷。抗血小板药物单个使用(如单用阿司匹林)一般用于一级预防、长期治疗或者二级预防;双抗血小板治疗(如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或阿司匹林加替格瑞洛)主要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介入治疗前后,维持时间至少1个月,多数1年(12个月),高危患者双抗血小板治疗甚至持续至介入干预术后3年(36个月)。
对于再次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或者再次介入干预的患者,应重新进行双抗血小板治疗,双抗的时间从再次发病或者再次介入干预后算起。静脉使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包括替罗非班、坎格雷洛等,主要用于介入治疗前后的血栓高危患者或者血流灌注不好的患者。
抗栓治疗的目的和作用
抗血栓治疗是冠心病治疗的基石,无论是否行介入治疗,无论是稳定性冠心病还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无论是一级预防、急性期治疗还是二级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