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某某二十几岁、三十几岁患癌”的文章太多了,小编看的心惊胆战的!
今天又看到一篇“发现一例37岁男子患胃癌”的文章,所幸是早期胃癌,小编欣慰之余也颇感后怕!忍不住给大家说道说道:
病人是一位37岁的男子,是深圳某公司的部门经理。
因为亲戚是外科医生的缘故,也因为这次疫情的原因,特别交代这位男子赶紧去医院做个胃镜。轮到他的时候,当医生操控胃镜进入,就感觉不是很好,全胃几乎都有小毛病,多处充血、糜烂。

进镜观察胃体时候,医生发现一大片约1x1.5cm大小异常的区域,局部粗糙,稍显凹凸不平,但与正常的胃黏膜周围颜色差别不大。

医生凭经验,心里感觉不是太好,但感觉应该是比较早的,于是谨慎取检等待病理。
病理结果出来显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原位癌),不排除黏膜内癌。
这个已经不是极早期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原位癌),考虑已是粘膜内癌,不过依旧是内镜剥离ESD很好的适应症,可以免去开刀之苦。

最终结论:胃分化型粘膜内癌变,让科室人员通知病人家属,择期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
追问病史,他的生活习惯值得我们反思
虽然这个病例算是庆幸的,但是其实已经不算是极早期的癌了。
像他这种情况在一年前做一次胃镜的话,应该就能够发现。虽然医生根据病理结果确定内镜下手术,但万一是切缘阳性(病灶没有切除干净),还需要外科切除。如果提前几个月的话,可以100%内镜下根治。
据医生了解,这位男子是一个多媒体公司的广告经理,平时工作非常忙,三餐也不定时,往往都是盒饭匆匆了事。还往往熬夜,喝酒。

该男子也反映自己平时没有疼过(他认为胃癌都是要疼的),只是吃饭不香,吃也行,不吃也不饿,就经常烧心,腹胀,打嗝,反正不舒服。
患者3年前体检时幽门螺杆菌阳性。如果不是疫情,他根本没打算做胃镜检查,一来没时间,二来他认为自己离胃癌远着呢。
通过这次检查,他说:“想想都后怕,万一这次不做胃镜,结果会怎么样?”
当时给他做内镜的医生也笑着回答道:“如果耽误到下半年,就100%要全切胃,也不能保证你能活够5年!”
医生反复强调:胃肠镜检查很重要!
咱们中国人怕痛苦,怕遭罪,不愿意做胃肠镜检查,只有到了“不得不做”的时候才会去做检查,所以大多数都错过了最好的治疗时机!
由于胃肠道早期肿瘤一般没有任何症状,而一般有症状时大多数是晚期肿瘤,所以胃肠镜体检非常重要!胃肠镜体检非常重要!胃肠镜体检非常重要!(重要的事说三遍)。
胃肠道肿瘤只要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效果是非常好的。比如从大肠息肉发展成为大肠癌大约需要10余年,人们完全有充足的时间去发现它,除去它,阻断息肉的癌变,为什么一定要拖到癌变肿瘤很大,有症状了再去治疗呢!

胃肠镜是诊断消化道疾病最好方法!
胃肠镜检查虽然有些遭罪,但也不是绝对的,大部分人都能顺利完成这种检查。而且现在也有无痛胃肠镜和胶囊胃肠镜检查技术,能够减轻绝大部分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