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
肝性脑病:VSL#3;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VSL#3,植物乳杆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酸乳杆菌、 鼠李糖乳杆菌、两岐双杆菌、嗜热链球菌、长双歧杆菌复方制剂;
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乳杆菌 GG 株,VSL#3;
酒精性肝病:VSL#3,乳杆菌 GG 株,嗜酸乳杆菌,保加利亚嗜酸乳杆菌,保加利亚两岐双杆菌,长双歧杆菌和低聚糖。
![](/img.php?url=https://img04.71396.com/al/dc/902dd6e3f59d6d8a.jpg)
益生菌是否可以和抗菌药物同时服用?
益生菌药物为活的微生物,应避免与抗生素同时服用,以免影响疗效。若需同时应用抗生素,应加大益生菌剂量或错开服药时间,最好间隔2-3小时以上。布拉氏酵母菌、酪酸菌和芽胞杆菌制剂对抗生素不敏感,可以与抗生素同时使用。
微生态制剂的安全性
微生态制剂是比较安全的一类药物,迄今为止,在全球范围内没有微生态制剂引起严重毒副反应的报道。目前对益生菌安全性的担心主要是药物所使用的菌株能否引起潜在的感染,是否能携带和传递耐药性和能否产生有害的代谢产物。
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是人体肠道正常菌群的主要菌种,也是目前微生态制剂应用最多的菌种,在发酵乳制品中的长期应用已经被证明了其安全性,极少有报道其潜在的致病性。国外有报道与乳杆菌相关联的心内膜炎、肺炎和脑膜炎的个别病例,均为免疫功能受损的病人。国外个别报道在免疫功能受损或有基础疾病的病人可以发生布拉氏酵母菌或枯草杆菌菌血症,对特殊病人使用这些菌株时应引起重视。肠球菌已成为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菌之一,其对万古霉素耐药菌株日益增多,已经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但至今国内未见到使用微生态制剂引起感染和传播耐药的报道。关于益生菌菌株是否能产生有害的代谢产物目前也未见报道。
【PS:目前益生菌制剂的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但是要明确该类药物不是包治百病的“万能药”,应该结合具体情况,了解是否已经或有可能存在菌群紊乱,是否有使用的指征等,避免滥用益生菌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