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之人是傻子吗?不是的,仁爱是一种我们对待周围事或者物的态度,当我们处理事情选择仁爱时,我们的心态就会平和,就不会冲动,这样就更容易看透事情的本质,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仁爱,体现的是矛盾之间的统一,而不是矛盾之间的对抗和激化,所以“仁爱”是传统文化中的阴阳和谐之道。有了“仁”,我们还要有“义”,义是一种公平的判断,是正确的道理,这是我们处理事情时应该遵循的原则,也是我们产生勇气的动力,因为我们占据了道义。“仁义”之后是“礼”,是我们处理事情的技巧,或者做人的方法,是我们需要遵循的规范。有礼,会使我们为人处世更加的顺遂。“仁义礼”是一种相对固定的内容,那么“智”则是一种变动,是“仁义礼”能否坚持下去的保障。“仁义礼智”失去了“智”,我们可能就会成为一种“教条式”的傻子,这就是“君子需要比小人更加聪明”的原因所在。“仁义礼智信”最后是“信”,是指我们的事业而言,所以又叫做“诚信”。当我们有了自己人生的正确目标,有了“仁义礼智”的保证,我们还要做到言行一致,时时刻刻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努力,而不是“朝三暮四”的随意变动,否则就会失去别人的信任。有外国人批评很多中国人没有信仰,不值得信任,就是指他们看不到我们的真实目标所在,以及不能做到言行一致,这样就可能出现多种意外的变动。
就健康养生而言,找一个好的老师,练习好功法动作,同时做到“仁爱”,虚己以待人,获得一种平和的心态,并把这种心态贯穿于功法练习的始终,这就是传统养生功法调整形体和精神的根基所在。所以要想健康一生,还是要回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来。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将及时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