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肌常被我们比喻成一张“吊床”,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被这“吊床”承托,从而维持正常位置以便控制正常的排尿、排便功能和维持阴道的紧缩度。十月怀胎,伴随腹中胎儿的逐渐长大,子宫在盆腔的位置逐渐变垂直,脊柱向前弯曲,使得盆腔逐渐受到向前下方的压力,加上盆底的神经肌肉和胶原纤维在孕期激素的影响下逐渐扩张伸展,“吊床”本身会发生张力性松弛,以适应阴道分娩的需要。但如果孕妈妈体重增长过多,胎儿体重过大会使“吊床”不堪重负,从而出现相应的功能障碍,如大小便失禁、盆底脏器脱垂等。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会在孕期或者是剖宫产后出现漏尿的原因。
阴道分娩时,胎儿巨大导致的肩难产、第二产程延长、侧切产钳助产等会增加盆底损伤的程度,因此,孕妈妈要合理控制体重,一方面减轻自身体重增加对盆底的负担,另一方面分娩体重适中的宝宝也会减少难产发生的概率,从而降低难产加重盆底肌损伤的风险。
盆底肌康复要抓住黄金期
产后42天至产后3个月,是盆底肌康复的关键时期,可以通过盆底肌锻炼、盆底肌肉康复器辅助在家操练起来。
盆底肌锻炼也称凯格尔(Kegel)运动,是有意识地对以肛提肌为主的盆底肌肉进行自主性收缩训练,也就是做收缩肛门阴道的动作。锻炼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正确找到盆底肌:简单的方法就是排尿中断法,解小便时突然停止,此时你感受到尿道周围有股力量在憋尿,那股力量就是盆底肌在收缩。但在进行kegel运动之前需要排空膀胱再开始。
腹肌臀肌别参与:把手放在肚子上感受腹肌的运动,如果kegel运动时感觉到腹部明显发紧,说明腹肌过多参与。臀部肌肉用力影响盆底肌锻炼的原理与腹肌相同,在进行Kegel运动时,臀大肌和身体的其他肌群都应保持放松状态。
收缩放松都重要:每次收紧不少于3秒后慢慢放松,而不是一下子放松下来。如果收缩之后不懂得如何完全放松,会使盆底肌处于过度紧张的状态,时间长了会发生肌肉疲劳,甚至痉挛,损伤盆底肌,还可能会出现尿频、尿急等情况。
持之以恒才有效:每天坚持连续做15分钟~30分钟,每日2次~3次,或每日做150次~200次,6周~8周为1个疗程。一般4周~6周尿失禁症状会有所改善。
#哆咖医生超能团#